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心脏重症患者漂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
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的768例行漂浮导管检查心脏重症患者,患者出现感染征兆时、疑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或置管时间超过7天拔除导管时均进行导管血培养和尖端5 cm细菌培养。
结果768例患者目标监测3 050个导管日,发生导管血流感染23例,CRBSI的千导管日感染发生率为7.5‰,感染率约为3.0%。培养结果前5位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氏菌。患者性别、年龄、是否有糖尿病以及置管期间合用抗生素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无相关性(P>0.05),患者置管前全身皮肤是否充分清洁、导管留置时间长短与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置管前全身皮肤充分清洁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保护性因素,长时间置管、置管期间合用抗生素治疗是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心脏重症患者行漂浮导管监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有关;置管前全身皮肤清洁可有效减低感染的发生率,置管期间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