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善品管圈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管圈(OCC)是英文的Ouallty Circle的台湾译法,又称之为“质量小组”,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至今已有44年的历史。这是一种企业对基层员工的自主管理、全员品管及持续改善最佳的管理活动,它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品质文化的创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营运绩效,进而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实施:
  品管圈的具体操作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6个左右),由跨部门员工一起讨论提高质量管理的方法,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和工具,进行分析,以达到业绩改善目标。特点是发挥员工的智慧解决周围的问题,通过自发的、和谐的自主性小集团活动,达到:
  ①提高每个人的能力,力求自我实现;
  ②创造互相尊重和具有创造性的气氛:
  ③以不断的活动促进公司体质改善和发展。
  通常的品管圈讨论会,一个月聚会两次,一次约1~2小时,可利用业余时间。一般来说每一个改善主题,从提出到问题解决,达到初定目标,时间以不超过6个月为宜。达到的结果及改善的过程,均以品管图标来表示,成果卓越的品管圈经筛选后可在公司的品管圈发表会上参加竞赛。
  
  流程:
  以下品管圈活动推行的大致步骤:
  
  
  案例:
  A.0.史密斯在质量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员工的能动作用,利用品管圈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将品管活动与员工激励与职业发展相互结合,比如,某一流水线上喷涂作业的员工发现,喷涂这个环节浪费比较大,并且效率不高,是否有改善的可能?
  于是,该员工将自己的想法以书面形式向CI小组提出建议并备案进行追踪管理。
  该员工在计划获准通过后可以自行邀请专家或者相关人员对工艺改善提出建议,并且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如果一旦该解决方案基本完善,CI小组则对该项目进行评估以及推广。
  例如喷涂作业的环节以前惯常采取的做法是一个员工按照开转盘、取喷枪、手工喷涂、挂喷枪、吹边的固定工序手工喷涂层,约需40秒完成一个内胆底盖的喷涂。但这样一方面令该工序员工比较辛苦,另一方面由于三班倒人员的变化导致了不同人喷涂的厚度不同,从而使品质的一致性有待改善。
  后来,经过重新设计,A.0.史密斯设计开发出自动喷涂装置,将喷涂的参数总结提炼标准化,每次更换品种时,也只需设定参数和喷枪角度就可以了。除了单位喷涂时间缩短为15秒,提高喷底盖效率20%外,还可省掉一个人工,并使之劳动强度大为降低。
  1978年,0CC走入中国,并于1997年8月30日成功地主办了第一届品管圈北京大会,会议主题是“QCC-人才、质量、效益”。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员工参与品管圈小组活动。
  【编辑 王孟龙】
其他文献
债转股政策是在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过低,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有较大困难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该政策成功运作的基础非常脆弱,软化了对国有企业的约束,可能对市场机制造成损害
食用菌究竟有哪些特点呢?它和生物界的动植物又有哪些区别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食用菌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不能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物质,依靠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