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会发光的蘑菇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暗中,我隐约看到了一抹绿光,难道是发光蘑菇?我激动地打开手电筒,却并没发现蘑菇的踪迹。关掉灯后,那抹美丽而诡异的绿光竟然再次出现。
  我着迷地趴在地上拍摄淡黄色的大孢毛杯菌,镜头里又出现惊喜:其中一朵菌突然急速喷出一大团如浓烟一般的孢子,那白烟腾空而起,让人惊叹。
  发光菌内有很多微小的昆虫在走动,菌盖内侧的褶皱像是暗夜中的绿光街道,小昆虫在上面来回穿梭,汇成一片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好一个奇异的微型世界!

  傍晚吃过饭后,我和套袖君整理好装备,进入林道开始寻找各种夜色下的小精灵。刚拐进一条丛林小道,就看见一只正在路上缓慢爬行的萤火虫幼虫,它的尾部挂着一盏小夜灯,放射出黄绿色的荧光。我蹲下身来,给它拍了几张照片,镜头中留下了它美丽的光轨……
  继续前行,路上经常可见花臭蛙,这种蛙体背面为绿色,并且点缀着棕褐色或黑褐色的大斑点。我放慢脚步,轻轻地从它们身边跨过,有些蛙受惊后一跃而起,跃起的瞬间朝后喷出一堆尿液!尿液虽无毒,但那难闻的气味让人不悦。
  因为心里一直惦记着要找发光蘑菇,所以我每走一段路就会关掉所有灯光,在全黑的环境里四处寻找。来到丛林的一个转弯处,照例关掉所有灯光后,在黑暗中,我隐约看到了一抹绿光!难道是发光蘑菇吗?心里不禁一阵狂喜,转而又生出一丝担忧:莫不是传说中的鬼火?这时,队友跟我相隔200米左右,我压制住内心的恐惧,慢慢靠近发光点,满心期待地打开手电筒,然而,地上并没有发现蘑菇的踪迹。我失望地关掉手电筒,没料到那抹美丽而诡异的绿光竟然再次出现。

  两个月后,我和套袖君直奔海南雨林寻找目标物,早上9点开车出发,一直到凌晨1点多,我们才到达第一站尖峰岭。在上山的路上,我们接连看见越南烙铁头蛇、紫灰山蛇和粉链蛇,第一晚就有这么丰富的收获,我们兴奋不已。
  紫灰山蛇非常漂亮,通体红色,长约50厘米,身上带有黑色条纹,我发现它时,它正蜷缩在山路旁的岩石上。拍摄紫灰山蛇时,尽管我动作极轻,但由于太过靠近,且忽略了镜头中它卷尾的警告,我的手被它出其不意地狠狠咬了一口。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我措手不及,我倒吸一口凉气,挣脱掉紫灰山蛇,但手上已经留下两个齿印清晰的血洞。还好紫灰山蛇无毒,我忍受着轻微的痛感,用清水冲洗伤口,稍作处理后仍然继续工作。

  第二天,我们在雨林里拍摄了一些昆虫,目标物没有出现。第三天,我们在夜色中的五指山雨林里继续搜索,沿着一条水沟前往雨林深处,在潮湿的小路上,走在前面的队友突然大呼看到一只十分漂亮的蛙,长着一身粗糙的迷彩皮肤,我上前一看,原来是只保护色极好的锯腿树蛙。
  拍摄几张照片后,我们继续往前,陆续发现好几种蘑菇,不过始终无缘得见发光菌。凌晨两点,我们开始沿着小路往回走,在一个垃圾桶边的树干上,我发现一群形状酷似古代小脚酒杯的菌类——大孢毛杯菌。   大孢毛杯菌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菌类,一丛一丛地生长着,乍看像是从木头上开出的一丛小花,小巧迷人。逆着光观察,它整体呈半透明的淡黄色,“杯子”外布满密集的绒毛,杯缘的白毛呈睫毛状,长而明显。事实上,大孢毛杯菌整个菌体就是由睫毛状的菌丝束组成的。

  黑石顶保护区寻菌邂逅鹅绒菌的“白色森林”
  2016年5月,我们从广东佛山市出发,前往肇庆市封开县, 200公里的路程需当晚来回,只为寻找暗夜中的生命之光。虽是五一假期,路上车却不多,一路出奇地顺畅。下了高速又走了70多公里的县道和村道,到达目的地封开县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天刚刚暗下来,我们决定立即动身。

  之后,我坐在水沟边休息,偶然间瞥见了长得像微型松树的炭角菌科,真菌这个微生物世界好奇妙,它们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让人忍不住感慨造物主的神奇。随后,我又发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微型菌——鹅绒菌,它们形态各异,或像灵动、圣洁的雪花,或像精致多姿的珊瑚。鹅绒菌不同于其他同类型菌,它是由一系列直立、单一或分枝的小梗组成,夏天在潮湿的腐木上很常见。鹅绒菌多为白色,毛茸茸的,一般不到10毫米高,整齐地排列在腐木表面,乍一看就像一块附着在腐木上的糖霜,要用放大镜或微距镜头才能看到它们美丽的结构。有趣的是,在微观下观察鹅绒菌的小梗,形态也不尽相同:有的呈短短的竖状,直立着,密集地排成一大片;有的生出许多交叉的分枝,汇聚在一起组成一片神奇的“白色森林”,真是美极了!
  发光菌营造的奇幻世界首见三种菌“合体”
  第二次看到发光蘑菇是在2017年5月,严格来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实体的发光蘑菇。5月10日,我收到朋友的消息,他說在广州华农植物园里看到发光菌,但已经被人破坏。我大感痛心,却也只能继续等待。
  没过几天,传来好消息,说植物园里新长出了几朵发光菌,当晚我便叫上队友立即驱车前往。进入植物园后,我们发现幽暗的小道上有许多萤火虫在飞舞,树干上和草枝上到处可见正在羽化的蝉。但我心无别念,直奔发光菌的生长点,终于在小路转角处的一棵枯树上,发现几朵发光菌在幽暗的环境里正发出莹莹绿光,其中两朵形状较大,下方则围绕着一群较小的菌,如同一个初出凡尘的精灵家族。

  很开心拍到了理想中的画面,直到队友们赶过来催促,我才不舍地离开。和队友一起赶到下一个点发射塔,在塔下的小路上搜寻目标,就在我认真拍一只吹泡泡的花狭口蛙时,偶然发现身后的树上长着一片白色的蘑菇,此时,由于我关闭了所有灯光,所以能清晰地看到蘑菇发出的幽幽绿光。随着内心一阵激动,我果断放弃拍蛙,转身认真观察这一丛发光的蘑菇。此时,我真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幸运感——认真寻觅时难以得见,如今却在无意中偶遇。
  这种蘑菇的发光亮度比上次更强,只是形态不甚理想,因为没带脚架,我只好把相机放在地上拍摄了几张。第二天晚上,我带上脚架和广角镜头再次来到拍摄点,用手电光一照,我顿时傻了眼:一群蜗牛正围着蘑菇大口大口地吃着剩下的菌柄。我大失所望,却也知这是自然规律。
  没能如愿拍到发光蘑菇,我便转移到附近的竹林寻找,让人惊喜的是,在竹林里我发现了大片的发光菌丝!真是峰回路转。拍摄时,天空又下起雨来,每次发现发光蘑菇都离不开雨,知道这个规律以后,探寻它们的身影就容易多了。
其他文献
在华夏大地上,江右商帮是名声显赫的一支商业劲旅,在古代,是与晋商、徽商比肩而立的超强商帮。江右商帮发轫于唐代,发展于两宋,兴盛于明、清两代。  “江右”是江西的代称,这块地方人多地狭,因此自古便有着向外寻求发展的传统,人们肩挑箩担出门,走南闯北,最后开创出了一个商业帝国——江右商帮。  江右商帮主要以鄱阳湖为中心向四面八方進发,带动着鄱阳湖流域商业的发展。古代江西四大古镇: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
在五花八门的姓氏中,庹(tuǒ)姓是一个比较稀有的姓氏。古籍文献中,关于庹姓的记载很少。清代作家和学者吴玉麟在《素材随笔》中说:“湖南有塔姓、剪姓、绛姓、庹姓者,皆少见。”《百家姓》中更无庹姓的记载。  关于庹姓的起源,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其中较为广泛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说法是,庹姓由度姓改姓而来。据《风俗通》载:“今蜀有度氏,字或者作庹。”《姓氏考略》中也有记载:“蜀中多庹姓,亦为度姓所改。”在
古镇的夜是安宁闲适的,灯光璀然,水平如镜。偶有风吹来,河面微澜,有绸缎的质感。古建筑的倒影随之轻轻晃动,使看的人不免目光迷离,如同陷落梦境。小桥与古木都浸在沉沉的暮霭里,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时而晦暗,时而皎洁。  湖州市的南浔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北邻太湖,东临苏州,以江南豪门、近代园林和中西合璧的建筑著称。这里有诗意浓郁的小莲庄、依水而筑的百间楼、风格独特的石拱桥……而頔塘古运河,更是被称为“
1975年,全国依然沉浸于“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在平整土地的浪潮中,安阳殷墟小屯西北地的岗地成为被平整的目标,这里作为殷墟遗址的一部分,此时却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万幸的是,在当地考古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遗址被迅速地保护了起来,并于1976年春季开始了发掘——这就是妇好墓。  妇好墓虽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物品极为丰富,共有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大多成对、成组出现。
一  事实上,当飞机从成都平原来到林芝上空,我们就被舷舱外群山与峡谷巨大的垂直落差所震撼。奔马似的群山,逼迫飞机只得沿着峡谷利用河流导航寻找着陆场。飞泄的流云在风的吹拂下,推着飞机的翅膀一个劲往山体倾斜,轰鸣的引擎不停纠正着航线偏差,在峡谷狭小的缝隙里穿越,总算有惊无险地把大家平放在跑道上。但过程的惊心动魄,早已把四五点钟爬起来赶飞机的人颠簸得七晕八素,往日里牢不可破的梦境被撕得粉碎。  大美西藏
霞浦位于福建省东北,濒临东海,是闽东最古老的县份。  霞浦以海岸线绵长和港湾众多著称。海岸线上有中国最美丽的滩涂,面积达104万亩,是无数摄影师心中的天堂;也是优质的紫菜、海带种植基地,成片的紫菜架、海带架连绵无际。退潮时,滩涂上还会出现渔民“赶小海”的身影。港湾内,处处是养殖蟹、虾的五彩网围;暮色苍茫中,不時可见渔船披着霞光归来。  当地特产丰富,榨菜、鱼露、茶叶等闻名遐迩。许多古老的村落在霞浦
左上图为吉隆沟山体姿态;右上图为从吉隆沟乃村看下去的峡谷,下图为吉布大峡谷一角。4000多万年前,这一带地壳的变迁是以“撕裂”的形式完成,而吉隆沟恰到好处地发育在断层中,形成了一条又深又长的沟。  吉隆沟,是喜马拉雅五条沟中最深的一道。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美丽和厚重都被人们低估了。早在唐初显庆三年(658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风生水起的时代,吉隆沟就已被载入史册。只不过,历史的年轮碾过1
对泰国东部的红莲湖向往已久,而网上泰国中部的向日葵田照片更是数次让我心动。漫长的雨季结束之后,这两种花都已盛开,我约上好友驱车前往,不惧路途遥远,直奔花的海洋。  冬季的泰国北部天高云淡,越野车驶过蜿蜒的公路,爬上绵延起伏的山岭,穿越幽静凉爽的森林,参天的林木在眼前掠过,模糊成绵绵无尽的绿……不知不觉间,日已西斜,被染红的天际看上去像是在燃烧。这美丽的景象似乎预示着我们将有一场绚烂非常的旅途。  
从2008年开始,一支由珠三角户外爱好者组成的野外探险队,深入西藏东部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山区,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探索。他们屡屡翻垭口,穿峡谷,越冰川,目的只有一个:作为先行者,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实地考察合适的线路,为后来的登山者和徒步爱好者提供参考……  在西藏东部的林芝、那曲、昌都地区交界处,念青唐古拉山向东逶迤。其间,隐藏着一座座壮美的雪峰和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山谷。长期以来,该地区鲜为人知,即使
上图为宁波阿育王寺,温柔的光线透过枝叶斜射下来,因燃香而生的白烟袅袅升起,人们虔诚合掌祈求庇佑。下图为山西华山西岳庙,庙宇明黄色的屋顶掩映在葱茏的树丛间。图为福州涌泉寺,作为闽刹之冠,它坐落于鼓山山腰,有着“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左图为宁波保国寺,这座历史悠久的木结构建筑古朴典雅,为江南一绝。  中国古建筑里的宗教建筑,有一股神秘和圣洁的气息,总会使人心生敬畏。宗教建筑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