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环境中浮雕尺度的审定与主题植入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岁首,笔者受厦门理工学院校方委托,承担创该校音乐会堂大型浮雕的创作。接到委托后笔者并未急于设计,而是依循;现场调研-学校历史背景-地域历史-主题表现内容确定的设计路线。
  一、空间与浮雕空间尺度关系的审定
  在室内空间环境中,浮雕的尺寸不是随意而定,而是要“量体裁衣”。厦门理工学院会堂门厅进深9m,开间33m。基于现场调研的空间尺度数据,浮雕立面外形几何尺寸确定为长15m,高6m。尺寸的确定应满足人的视觉舒适度,从入口处1.5m视点高度至浮雕画面垂直夹角小于30°,水平夹角小于100°,均属人的视觉感应舒适的夹角范围尺度。倘若垂直视角大于30°及水平视角大于120°则会使画面与观者的距离空间显得过于局促,并由于视角张度不够浮雕画面便会产生压迫感。
  简而言之,浮雕虽为二维体表现形式,但在特定空间环境中却承载着三维空间深度意向的张力表述,空间尺度与浮雕表现物象之间存在者严密的逻辑契合关系。
  二、相关线索梳理与主题植入
  室内空间环境中的主题浮雕可言为:以艺术化的形式、特选的材质隐喻精神与理想信念追求的承载体,其物化语境创作过程的线索梳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创作表现的主题内容应准确反映委托方身份及地域属性,作品主题内容应体现委托方的精神追求之理想境界。学校所在区位为厦门市集美学区,行政隶属厦门市教育局,区域属性为厦门地方所属高校,职业特征为教育机构。
  姓氏名谁“身份”认定很重要,有别其他。特定的空间环境主题浮雕带有一定的专属性。位处闽南的厦门市地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滨海。“鹭”为厦门市鸟——吉祥的代表。通过对自然及地域人文历史诸多纷杂的线索梳理,认为:鹭作为浮雕画面的主要元素是最可以能够代表其专属身份。主题顺理成章审定为《鹭翔云应——“一行白鹭上青天”》。
  创作前后经历了两次易稿。第一稿设定浮雕画面构成元素为:白鹭、祥云、芦花、太阳、水波纹。浮雕制作选用材质汉白玉。(见第一稿)
  初稿提交后学校方肯定了设计思想与主题定位,对设计创作态度及创作质量也非常首肯,提出是否可以去掉画面中的芦苇的意见,根据委托方提出的意见我们进行了画面的微调,在原画面场景基础上,揉入厦门鼓浪屿、筼筜湖、狐尾山等地域风光场景系列与之有机地融为一体,调整后的设计方案顺利通过第二次会审,顺利进入石雕制作招标程序。(见第二稿①、②,以第二稿②为最终定稿)
  三、创意构思的解读
  《鹭翔云应——“一行白鹭上青天”》浮雕设计是采用概括提炼、取舍、加工、升华的创作手法。它不是自然主义的照搬罗列,而是力求对地域文化纷杂的诸多元素进行取舍、剥离,从中提取带有高度隐喻、精神象征的物象符号作为浮雕画面的构成元素。“一行白鹭上青天”象征厦门理工人精诚团结的合力与志向高远的雄心抱负,“上”字在此象征着高度。
  在《鹭翔云应——“一行白鹭上青天”》浮雕画面中,一群白鹭集结成一行,翱翔在蓝天祥云中,放飞理想,向着太阳、向着远方,飞向更高。
  白鹭别名鹭鸶,借其谐音有“思天、思地、思人”的“三思”之寓意。白鹭给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它是厦门人心中的吉祥鸟。浮雕隐喻厦门理工人博学博爱,以聪慧、才情为翼,让理想插上翅膀,像白鹭一样自由飞翔。
其他文献
2016年3月14日这天,参加“虹霓之约——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一行二十多位艺术家终于来到了台北市。这里的天气比预想的湿冷,绵绵的细雨让人想起了孟庭苇的那首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台北,一个诗化的城市,在疾驰的汽车与导游的解说下渐渐地鲜活起来,街道干净整洁,楼房不十分高却非常有序,配色考究且设计感很强的小店随处可见。从路上行人的精神面貌看,脸上都透着谦逊温和的神态,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  当
每年央视春节文艺晚会的主持人都备受关注。而一台晚会成功与否,主持人至关重要。其实,早在宋代的演艺活动中,就有主持人出现。在宋代,一些杂剧节目开演前,有一个被称为“竹竿子”的人,出来向观众致辞,并做介绍。“竹竿子”成为主持人的雏形。后来在清朝时期,晚会开演之前,会有一个演员出来表演“跳加官”,他的“台词”多是吉利、祝福的话。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古代比较成熟的主持人出现在宋朝
[摘 要]齐齐哈尔市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出口企业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开展价格谈判,调整生产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等。从外汇局、金融机构、出口企业等方面提出措施和建议,发挥职能,突出优势,促进贸易出口持续增长。  [关键词]贸易出口;增长;建议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2-0163-02    近两年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自新一轮课改开始,初中语文教材内就增设了一项内容,即名著推荐阅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文学名著,以弘扬主流
2016年3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开幕的“从本土发生: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学科教学回顾展”中,一系列设计样式独特,颠覆了实用与审美的精美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哲学思辨。诚然,这次展览作为第7届“为坐而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学科发展的一次巡礼,本身是基于对“基础教学”“重拾传统”“反问当代”设计教学学科的讨论,呈现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对
摘要: 中美语文教学的比较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美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从而对中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完善有所启示,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做铺垫。正因为如此,本文选取中美语文课堂教学的差别进行比较和反思,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最终得出中国的语文教学应该汲取的重要经验,为中国的语文教学添加新的视角。  关键词: 美国语文课堂教学比较反思    美
毛泽东同志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这句话启示我们: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中始终不忘文章的读者,为读者而创作。在作文写作中,我们至少有一个读者,操纵着作文“生死大权”的读者——作文阅卷老师。  毋庸讳言,现在的中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没有读者意识或意识很差,往往是写完最后一个字,作文就跟自己无关了。而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得分的高低在很
芭芭拉·赫普沃斯1903年生于英国约克郡的韦克菲尔德。她曾在英国利兹艺术大学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艺术。1925年-1926年,她和第一任丈夫雕塑家约翰·斯基平一起在罗马学习石雕技术。这对于当时的雕塑家而言并非必修课程,而是石匠的工作。赫普沃斯随后加入了由布朗库西、爱泼斯坦和戈迪埃·布尔泽斯卡等现代雕塑家发起的雕刻运动。当他们回到伦敦后,赫普沃斯与斯基平于1928年6月在花花公子艺术画廊举办了他们
身为双面间谍,能把两个国家同时瞒住实属不易。可在历史上,就出了这么一个间谍——在二战中,他不只同时给德国与英国提供情报,还凭空捏造了28个人的情报机构,从德国纳粹那里获得巨额的活动资金,甚至把希特勒骗得团团转,最终左右了二战的走势……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胡安·普约尔·加尔西,是当之无愧的間谍之王——他是世上唯一同时获得德国纳粹铁十字勋章和大英帝国勋章的人物,他的传奇经历让如今的美国大片也黯然失色。
摘要: 面对当前英语作业“费时多、收效微”的现状,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英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减负增效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减负增效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策略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全面知识的获取,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就像负重超过体能极限的骏马,蹒跚而行,垂死半途。如果给马减掉过多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