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c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物理课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因此学生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也越来越多。在高中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由教师引导推理,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案也逐渐完善起来。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希望能改善物理教学现状,并对教学效果的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研究性学习 教学实施方案
  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及作用
  1.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师起到辅助理解作用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学生要自己制订、实施学习计划,并且要定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是一种实用的学习技巧。在这种学习技巧中,学生往往通过研究特定的课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巧,综合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而理解的部分和信息整理的部分,研究课题。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知识领域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自学能力。
  1.2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锻炼到在学习中遇见无法立即解决的难题时,自行想办法解决的能力,即自我解决能力。其次,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涉及范围比较大的课题时,往往是几个人一组一起研究了解这一课题,目的是缩短课题研究时间,因此在这段时间中,组内人员需要经常交流沟通,因此人际沟通与整理资料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很大锻炼。最后,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研究性学习更看重学生的地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比起老师反而是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理解知识内容。由此可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扮演了引导学生思路的指引者角色。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改革创新的教育模式,而且是一种能有效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放地方处于应用的前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也应当在平时多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2.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习过程主要分为概念理论分析学习、通过物理实验推出或验证某种结论、物理模型制作这三种类型,而这三种学习过程都能很理想地运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方法。首先,在理论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想要透彻地理解某种概念就需要自己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由于很多物理公式和概念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因此就需要学生提高对资料查找整理的能力。其次,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实验有两方面作用。第一,帮助理解某概念,直观地表达某一变量对另一种变量的影响。第二,作为验证某一物理结论的手段。第三,物理模型制作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动手能力。
  2.2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用的学习技巧,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停留在学历和成绩上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点也被看做是职工的优良品质而被企业单位看重,例如自我管理、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锻炼这部分能力。例如在了解把握某种概念时,学生有可能需要翻阅很多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知识,而在大量信息中提取出需要的内容,整理归纳相关知识,在验证或为了加深理解而准备动手做相关的物理实验则能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些是传统教学中无法做到的。
  3.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参与,因为拿出一些时间与学生交流讨论问题往往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方面能节省学生时间,让学生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要注意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平衡,在学习过程中,在各种各样的方面都能达到为学生锻炼某种优秀品质的作用,但是不能为了锻炼某种品质而偏离学习知识的目的,也不能为了学习知识而忽略对优秀品质的培养,因此学生和教师都要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同时在学生开始课题研究之前,教师应该注意选取难度合适、综合能力性强的课题,避免发生因课题不合适造成学生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
  4.结语
  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因物理公式、概念深奥复杂而不喜欢听的现象。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自身努力达到了解新知识的目的,而且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可以说新知识的收获和综合能力的锻炼是同样重要的两种收获。因此,加强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的应用能够缓解物理学习压力,对培养国家所需的全能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双成.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可行性[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25-78.
  [2]孙鸿飞.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科技创新小发明[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8):31-45.
  [3]林崇军.从高考试题看高中物理课程改革——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启示[J].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专辑,2012,30(11):12-45.
  [4]干凯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9):25-65.
其他文献
摘 要: Sql Server为用户提供了多个系统数据库,它们在数据库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Sql Server数据库在逻辑上被组织成一个个数据对象,如表、视图、角色等,逻辑对象可被用户查看或操作;在物理上却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中。本文介绍了Sql Server的系统数据库及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关键词: Sql Server 逻辑结构 数据文件 物理结构  一、系统数据库  在SQ
期刊
摘 要: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和生活实际;提问要关注问点,避免功能异化;提问要关注课程资源开发和问题情境创设;提问要关注即时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问要关注学生的质疑和提问。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有效提问 教学实践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承担着这一重要功能。有效
期刊
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常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失去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生活化教学,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思想品德课堂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
期刊
摘 要: 高职学生政治课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增加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要改变政治远离社会,讲大道理的固有模式,必须启发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鼓励学生深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达到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政治课 社会实践教学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职二年级学生使用的政治课本。《概论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一方面要改变长期以来强调的“师道尊严”习惯,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实施情境化教学。以宏观认识为视野开展历史教学,提高认识主体的兴趣和思维能力;以微观认知为手段掌握历史知识,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共同参与历史知识与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进行,达到全面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历史课堂学习重在在历史事件的原因探讨与分析中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从而获得其中蕴含的思想与精神、经验与教训。因此,在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中获得历史学习的能力、思维和品质是学生学好历史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突出对学生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与思考的指导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作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事件 原因分析 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高考选拔性色彩增浓,
期刊
摘 要: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营造蕴含民族情感的教学环境,对中学生加强热爱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结合实践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学好初中历史的关键,教师要以高度责任心和渊博知识对传授民族历史文化起主导作用,并且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历史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实践 教学环境  一、营造学好历史的教
期刊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  1.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落实,新时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改变。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元素相结合,在提高地理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与开展价值进行研究,就新时期高中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作综述。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教学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