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化学教育的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除了要做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外,还需要更加加强情感教育、环保教育。而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既是一门基础启蒙学科,也是初中教学中的必修学科、中考中的必考科目,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对象。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预期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从整体上看,目前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受中考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明显,使得很多实验、探究等教学环节都浮于表面,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相对狭窄,教师主要还是采取“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为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很多教师忽略了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没能准确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学习状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是很高。
  (二)化学实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或者只是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和讲解,而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同时,在一些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的实验条件相对落手,没有配备完整的实验员和实验室,无法保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教学过程缺乏吸引力。
  目前,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内容和理论知识教学,而没有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得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应有的化学意识和环保观念,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化学教学课程设计水平不高。
  在课程设计环节,很对教师由于受到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对课程设计不够重视,尤其是在问题提问环节,经常出现学生集体“哑语”或者集体正确回答的状况,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此外,有的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不善于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得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和艺术性,导致课堂氛围相对沉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化学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自由、平等、互动的课堂环境中进行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例如,在粤教版九年级上册“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的教学中,由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知识相对抽象,教师可以现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有色”气体相关的画面,例如沙尘暴、化工厂的浓烟、酸雨的危害等,让学生先认识到空气被污染的危害性,调动起学生对课堂所授知识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初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生活性很强的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只有积极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种化学现象,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调整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初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各个学校的领导只有重视对化学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实现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掌握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才能确保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认真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5]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通过课件演示,使课堂授课变得更加灵活、便捷,还可以借助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多种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形象,这对扩大化学课堂的信息量、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真实化的模拟和再现,尤其是存在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化学实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化学实验过程的环保、经济与安全。
  三、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初中化学教学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对于初中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不能因为面临中考,而过分“功利化”。对此,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观念,敢于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范广杰.发展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2]韩勇.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J]
  [3]杨宁.九年级化学课程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建议[J]
  [4]洪浪.用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化学知识的殿堂[J]
  [5]殷古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其他文献
淮北师范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本专业的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与社会的需求挂钩。磁控溅射镀膜实验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1.磁控溅射镀膜实验开设的必要性  1.1 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能掌握材料
论文着眼于政府机构的结构性和组织性特征,试图用组织学中的相关理论考察政府机构,从组织的角度对影响政府机构改革的变量因素做出分析性研究并提出机构改革长远取向的自我
摘要: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合作参与的环境之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参与及相互作用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合理利用这种资源,有利于减轻提高教学的实效。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中合作参与式教学做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 合作参与教学模式 反思  一、引言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合作参与性体现了教学
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问题的习惯能力,这也是我们中小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物理教学不单纯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物理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形象地学习物理知识。  一、问题教学  
步入2l世纪,人类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知识总量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并迅速更新换代是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在“知识爆炸”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必须要做出的积极应对则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具备了信息能力的人,才能有效快速地获取信息和及时地利用信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知识剧增的变化,时时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教会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真正进入通过精选的案例之中,使学生经历、体验或模拟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中感悟和理解一定的道理,获得一定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案例教学过程,这一方法就被称之为“案例教学法”。  1.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维  案例选择的原则:示范性和适中性;现实性和应用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弄清楚案例涉及的问题会联想到与哪些生物学知识
近两年常有机会进入常态课堂,我为许多教师对中考知识点到位的掌控而感到庆幸,为课堂上常出现极具仿真性的练习题而感到欣慰。但在汲取众家之长的同时,学生课堂冷漠的反应、机械的回答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的物理课堂到底缺些什么?在无法完全走出选拔考试制度的枷锁下,我们怎样做才能“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真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的目标,让物理课堂更活、更趣、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初中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一开始就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了一起。进行科学课程试点的范围都是发达城市,学校硬件设施齐全,这为信息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