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发展瓶颈、转设机遇与转型路线——基于广东省的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独立学院纷纷谋求“独立”。转设后的独立学院更长远的谋划在于自身的转型升级。首先,对制约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性瓶颈与破解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结合广东独立学院转设发展现状,根据SWOT法分析了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同时提出广东独立学院的转型升级策略:把握机遇、找准定位、强化内涵、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并明确了广东独立学院的发展路径:积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树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典范。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进入后扶贫时代,如何将“中国脱贫方案”上升为“国际脱贫议程”,这是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环节。在脱贫方案的国际传播中,议题内容的选择、议题属性的诠释都将影响国际舆论的接受度,要突出对中国多维贫困治理理念和特色减贫模式的传播。针对国际舆论有关扶贫目的、扶贫标准、扶贫政策和扶贫可持续性这四方面的质疑,要精准回应舆论焦点和风险点,打通国内外舆论场,加强与国际组织的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既具有理性的特征,又有敏感的气质,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激化逆反心理,增加教育难度。通过解析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提出初中教师教书育人的几点启示。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受众需求比媒体需求更直接地影响传播效果。在融合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受众对于跨文化的符号不再被动接收媒介赋予其的文化意义,而更多从自我出发完成对符号的使用。在中国对外传播中,中国符号从主要承担认知功能,到主要承担标签认同与价值观认同功能。梳理并重建原有符号体系,可在新环境下增强对外传播效果。  【关键词】对外传播 符号 消费文化  在新型融合媒介环境
【内容提要】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指出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与方向,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和展示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重要宗旨和任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新形势下的国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