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流动”心声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mnbv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有数以千万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从小随父母四处漂泊。这些流动儿童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家庭的生活状态如何?本刊编辑部聚焦三个流动儿童家庭,讲述在流动大潮中的小人物的真实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生活起落,让她顾不上孩子的教育
  几乎每天早上,晓航都在离校门口不远的早点摊买上一份早点,然后站在旁边狼吞虎咽,有时甚至只能将刚吃了一半的早点扔进垃圾箱,就赶紧踩着进校铃跑进学校。很难想象,晓航从五年级开始就一个人租住在学校旁边的居民楼里,直到现在上了初一。其实早在几年前刚来天津时,一切并不是现在的模样。
  2016年,晓航读三年级,因为爸爸生意上的原因,他们一家三口从黑龙江来到天津,在他爸爸公司的写字楼旁边租下一套公寓,晓航就读于马路对面的一所私立小学。妈妈吴虹照顾着儿子的生活起居,偶尔到丈夫的公司帮帮忙。当时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2017年年底,晓航还多了一个弟弟。
  可是好景不长,2018年上半年,晓航爸爸的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 “公司破产不久,他爸就把我们三口托付给住在天津郊区的三哥三嫂,只身回了黑龙江,想重新再来。可是,重新开始哪有说的那么容易?2018年年底,小儿子刚满一岁,我就待不住了。在三哥三嫂的协助下,我在郊区开了家小店。”从此,吴虹开始了每日早晚穿梭于郊区和市区之间的紧张生活。后来因为实在折腾不起,再加上小儿子总在哥哥写作业时捣乱,吴虹和晓航商量,让他自己住在市区,每周五放学吴虹来接他,周日晚上再送过来。那时,晓航读五年级。当问及是否放心让儿子一个人住时,吴虹显得很无奈:“我也是没办法,顾得上生计就顾不上孩子,顾得上小的就顾不上大的。我小店的生意还不错,是我和两个儿子在这里安身立命的所在,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2020年,晓航小升初,很幸运,他摇号进入了一所在市区口碑还不错的私立中学。“我愿意让孩子上私立学校,老师管得严、管得细,多少能弥补一点。由于这几年生活中的起起落落和整日忙于小店的生意,对于晓航的学业,我基本没精力管,而且自己的学历不高,说实话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上初中以来,因晓航课上注意力涣散和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班主任找过我两次,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晓航经常熬夜玩游戏。老师还跟我说晓航不大合群,让我多关注孩子的心理,这也是最近让我感到非常头疼的事。”
  对于两年半之后的中考,没有天津市户籍的晓航能走向哪里,吴虹说自己根本没想过那么远的事情,眼前的问题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呢。当从记者口中得知天津的中考政策——“不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蓝印户口,但已在我市就读并具有本市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就读学校所在区县中招办审核同意后,可按外地考生身份报名考试,但只可报考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中职学校。想要上普通高中,只能回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时,吴虹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焦虑和失望。她说:“就算能考普通高中,以晓航目前的成绩希望也不大,能上个中职也还算可以。眼下,我只希望晓航能健健康康的,别沉迷于网络游戏。”
  为了孩子上学,她读书又考证
  周蓉生活在广州市番禺区的一个城中村,这里人口高度密集,“握手楼”几乎连成一片,“伸手都可以拉到对面的人”。置身于这样一个流动人口高度集中的社群之中,她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接过来。“以前这里的单房比较多,但现在很多房东都会改成套房向外出租,满足外来务工家庭把孩子带在身边的需求。10多年前,大家可能还没有这种条件,带孩子的也比较少。”
  周蓉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她是四川人,在广州已经打拼了快16年。6年前,她辞去需要经常加班的工作,宁愿收入更低,也要把4岁的女儿从爷爷奶奶那里接过来。“我小时候,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父母沒有外出打工,一直陪着我长大,现在回忆自己的童年,还是觉得十分温暖、幸福;而现在许多农村孩子留守在老家,一年才能见上父母一面,相比起来并没有我们小时候幸福。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已经错过了这么多,不想再缺席她的成长。”
  伴随着这个选择而来的,是更大的焦虑与压力。周蓉的女儿梓琦今年11岁,在一所离家4公里的公办小学上五年级。在梓琦入学的三四年前,周蓉就开始为了争取一个积分入学的名额,想尽各种办法“攒分数”。积分的基础指标由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文化程度、年龄四个部分组成,加分指标由技术能力、创新创业、急需工种或职业资格、社会服务和公益、纳税情况、表彰奖项六个部分组成。周蓉一条一条对照,看哪一项没拿到分可以再争取一下。为此,她花了两年半的时间考取大专文凭,还考取了劳动关系协调师资格证书。“我的这些邻居们都很拼,有个妈妈临考前请假半个月,没日没夜地复习。她也真的是没有办法,眼看着孩子明年就到入学年龄了。”此前当地的政策是,外来人口办理租房备案一年能积2分。但因为涉及缴税问题,周蓉找了房东很多次,他都不愿意配合办理租房备案,后来实在没办法,就又租了另一处房子。此外,周蓉还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志愿者……能够争取的积分她都尽力去争取了。“但是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积分入学没有一个标准分数线,要看当年各区给出的名额数量和竞争人数,按积分由高到低录。报的人越多,竞争就越大。在结果出来之前,这颗心都是悬着的。”
  按照当地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若要就读公办初中,小升初时还需要重新积分。所幸,周蓉这几年一直在为梓琦的升学做准备,前不久已顺利将户口迁到广州。“孩子以后有学上了,我不用再担心要把她送回去了。”在周蓉的圈子里,她算是比较“幸运”的,还有许多家庭无法争取到学位而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就如梓琦的许多小伙伴,这几年都陆陆续续地走了。“有个孩子之前回江西读书了,但她爸爸还在广州打工,每逢寒暑假,她妈妈就带她过来玩,然后我女儿就特别兴奋。一个月后她们回去了,我女儿又会很伤心。她们不像我们这代人,能够拥有从小相伴长大的朋友,在留守与流动的切换中,很多朋友都丢了。”
  2020年疫情期间,周蓉所在的公司破产,她现在就职的单位离家很远,单程通勤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再加上丈夫因工作原因不在广州,大多数时候都是她一个人带孩子。平常她晚上六点下班,再去托管机构接回孩子,到家就已八点多,往往没有时间做饭,只能点外卖吃。“其实这样也照顾不到孩子,陪伴她的时间也不多,感觉很难撑下去啊!”现在,周蓉还在竭力坚持着,寻找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她在工作与孩子间平衡的点。   离开北京后,她辍学了
  笑怡的老家在中部某省的农村,还保留着重男轻女的风俗。妈妈嫁过来后,生了两个姑娘,笑怡是妹妹,姐姐比她大4岁。在为数不多的记忆中,奶奶总是在家里闹,后来父母就离婚了,妈妈嫁到了不远处的村子。
  妈妈再婚后不久就生育了一个男孩,笑怡过年的时候曾在镇子上看见过妈妈,不过笑怡没有打招呼,匆匆走开了。
  笑怡的父亲在北京某小区物业公司里上班,负责小区的卫生保洁工作。为了增加一点收入,他包下了一栋办公楼,每个月给对方700块,收购整栋楼产生的废纸。有的时候废纸不多,卖不到700块钱,这一个月就算白忙活,还倒贴钱。
  公司提供免费住宿,在半地下室里隔了一个小单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了两张床和一张桌子。地下室里的住户不止他们一家,当有人来检查时,大家就把地下室的入口堵上,好让容身之处从检查人员的眼皮底下“消失”。
  笑怡和姐姐跟着父亲来到北京,就读于一所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姐姐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在一家快餐厅打工。笑怡也在姐姐读过的学校读书,不过她不爱学习,老师曾和姐姐聊过她的学习状况:“有时候会不写作业,希望家长能监督她的学习。”姐姐不以为意:“她就是这样,学不进去。”不过姐姐会给妹妹买很多她喜欢的物件,笑怡也牢牢记着姐姐的生日。
  六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一位支教老师,要对笑怡做家访。学校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笑怡的父亲都会参加,但没有老师家访过,他察觉到了老师们对自己女儿的态度:只要来学校就行,考不考试无所谓。支教老师的到来让他很开心:“谢谢你们还关心笑怡。”
  笑怡所在的班级有43个孩子,小学毕业后,25个孩子回到家乡继续读书,笑怡就是其中一个。她就读于市里的一所民办中学,一学期的学费五千多元。“家里的老师很年轻,很温和,也没有看不起谁,对我们都很平等。”可谈到同学时,笑怡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我们学校的同学都特别假,很做作。”
  学校是住宿制,放假的时候笑怡就回到乡下奶奶家。家里没有网络,不能上网,看电视又会被奶奶说“浪费电”,于是她只好“發呆”。最令她难过的是,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有时候笑怡吃得快,放下碗筷就离开了,回来后发现奶奶已经把碗刷好了,可她的碗筷还孤零零地摆在桌上。
  从北京回来没多久,笑怡就动了辍学的念头,除了和奶奶关系不好,她还觉得学校“很水”,“没几个人能考上大学,上也没什么用,学费还挺贵”。
  2019年,上初二的笑怡辍学了,“考察”和“创业”成了常挂在嘴边的词。她来到省内的另一座城市,学习美容产品的使用与销售,“老板非常好,开车来接我们,还统一安排住宿”。笑怡期待着,出师之后就可以挣钱了。
  不过她没把辍学的事情告诉家人,她觉得父亲一定不会同意。2020年5月初,父亲复工要回北京,家乡的学校也快开学了,父亲把笑怡叫到身边,拿出几千块钱来,让她自己交学费,9月份又打了一笔钱。
  辍学后,笑怡曾找到以前的老师:“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他们的考试试卷?”她想把辍学的事情掩盖得更真实一些,不过老师没答应,只好作罢。
  春节快到了,父亲因为工作性质,不常回家过年。笑怡说:“如果今年疫情不反复,我就去北京过年。”
  最后,以一首写给流动儿童的歌曲作结:“在那蓝蓝的天空下,有一群快乐的小娃娃,就像那洁白的蒲公英,海角天涯都能安家。在那暖暖的太阳下,有一群勇敢的小娃娃,就像那金色的向阳花,风风雨雨都不害怕。一起学习,共同长大。南腔北调,一起玩耍。友谊的种子正在发芽,祖国就是我们的妈妈。”
其他文献
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成立九年来,坚持"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学校",以"启蒙、博学"为校训,以"干净、有序、读书"为校风,秉持"每一位学生都是美丽的不同"的学生观
翻开旧报纸,兵变、匪乱、交战、饿殍,诸种“不幸之事”,几乎每天如影随形。1922年7月16日这一天的《申报》上还说:北京,“黎大总统”痛感“政令不行”,准备辞职;上海,外商纱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发现班级中存在许多小团体。妥善管理和引导这些小团体,对于学生成长与班级管理都至关重要。例如,小
脱贫攻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主体、多领域,教育扶贫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
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浪费最为严重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学校食堂和大型餐馆。这不禁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如何让惜物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自觉认同而非高高在上的道德遵循?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  借助背景谈“惜物”,让学生了解“惜物”的必要性。今天谈惜物教育,不能背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要增强学生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清晰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将惜
某种程度上,业界龙头企业的战略级合作,都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日前,太古可口可乐宣布与西门子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加快在华投资布局。基于后者MIS系统的太古可口可乐中国首条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分析,揭示了题目是基于三个基本几何模型的叠加,该题沟通了与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三角函数以及圆的关系.在分析了题目特点的前提下,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强调,要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榮的氛围。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号召,在校园中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从文化融入和渠道创新两方面着手,让学生将勤俭节约的知识文化、思想精神落实在常态化践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
绿色?蓝色?金色?粉蓝色?你的朋友圈是否也被网易云的性格主导色刷屏?一款由网易云音乐推出的“色彩声学研究室”H5在极短的时间内刷屏了朋友圈,这款互动H5通过结合各种声音的
冬前积温以及播前土壤墒情是旱作冬麦区播期选择的重要依据,利用模型选择不同降水年型下小麦适宜播期具有重要意义。收集山西省闻喜县旱作小麦区2009-2014年(2009、2010和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