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地方流行株VP1基因片段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地方流行毒株在基因组B节段关键序列上的分子进化情况,通过反转录PCR(RT-PCR)技术对6个IBDV不同地方分离株的VP1基因中与病毒致病型相关的一个片段(1 518bp~1 997bp,共480bp)进行扩增,并对所获得的VP1 480bp片段进行核苷酸的序列测定,与IBDV参考株和常用疫苗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和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与参考株在VP1RNA聚合酶基序Ⅵ和基序Ⅶ上均保守,在特征性氨基酸位点上,3个广西分离株QX0604、WZ0704和NN0603与参考的vvIBDV相同,而分离株BH111(广西)、JS17(江苏)和HUN0804(湖南)则既具有vvIBDV的位点特征,又具有经典毒株特征,但不同毒株在不同位点上表现不同;在同源性分析上,JS17、BH111、QX0604、WZ0704和NN0603等5个毒株与参考用vvIBDV毒株的同源性较高,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分别为92.5%~100.0%和97.5%~100.0%,但与2个常用疫苗株和经典毒株的同源性仅分别为87.9%~90.0%和96.2%~96.9%,分离株HUN0804则与经典毒株和2个疫苗株更接近;在遗传进化树上,JS17和BH111等5个分离株与vvIBDV在一个分支上,亲缘关系更近,而HUN0804则与经典毒株和2个疫苗株在另一个大分支。表明不同分离株在VP1的功能基序上保持保守,但分离株在特征性氨基酸位点上则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分离株与常用疫苗株之间的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利用表面分析技术俄歇电子能谱(AES)较系统的研究了铝薄膜在铀基体上的生长行为特征以及膜基界面反应,并采用密度泛函方法,模拟计算了铝原子在金属铀和UO2(001)面上的
中性束的光谱诊断是当前受控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参与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HL-2A托卡马克装置的光谱诊断组有关中性束注入的实验。本论文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
随着B3G(Beyond Third Generation)移动通信系统高速率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前向纠错码和信号处理技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研究迭代的Turbo 类前向纠错码的
目前,国际技术贸易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是技术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技术贸易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对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经济学领域和企业的技术
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却取得了飞速的增长。与传统影视剧的植入式广告相比,网络自制剧植入式广告在传播特点、运作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在分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网球消费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概述,结合成都市GDP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以及成都市深厚的网球文化底蕴基础,预测成都市网球消费市场的
W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主要的技术体制,话音业务与各种不同比特速率业务的共存以及WCDMA本身技术特点使得WCDMA的无线网络规划变得非常复杂。论文中对WCDMA的系统
利用分离的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构建了光合微生物燃料电池,考察了小球藻加入阴阳极和以废水为底物的电池产电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可行的,电能
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ABR)是一种将膜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来处理有机废水的新技术。它利用了膜能够将两种不同相物质分离的特性,将组分从一相迁移到另一相;优化了生物反应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2 年以来,我国国内、国外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开放程度日趋深化,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正逐步提高。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