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部队“守卫者”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向霸气十足的悍马自打来到伊拉克心情就没好过,人气急剧下降不说,更可恶的是,竟有人说它是“移动的铁棺材”!究其原因,这还得从它在伊拉克战场上屡遭伏击说起,装甲薄弱的“悍马”初来乍到,立即就成了反美武装重点“照顾”的对象。但可笑的是,暗算它的既不是什么坦克大炮,也不是战机和巡航导弹,而是埋伏在路边毫不起眼的“小钢炮”。由于悍马采用的是平底设计,车体在突遇强大冲击力后会立刻被掀翻,难怪“小钢炮”能炸翻世界王牌战车!
  小心!光顾着说话,没有看路,右边的轮子“踩”在一块好大的岩石上,车身倾斜得厉害,多亏M1117的机动性能好才没有翻车,好险!
  专了跟女家介绍,眼前这位就是近来备受山姆大叔青睐的M1117装甲安全车,防护性和机动性都一级棒!目前正逐渐以M1117装甲安全车代替“悍马”在伊拉克执行维和任务,美军都形象地称它为维和部队的“守卫者”。
  
  小身材 大本领
  
  M1117车长6.07米,战斗全重13吨,比“悍马”大不了多少,因此只要是“悍马”进得去的地方,M1117多半也进得去。装甲车在城镇战中最怕遇到的情况就是陷入首尾伏击,特别是在几乎没有回旋空间的街道上,但是M1117在街道中就大有挥洒的空间,必要时还能上演一出大回旋转向逃命呢!车体内部采用的是一体化设计,驾驶、车长、炮手和车载步兵都在中央的战斗舱内,这样除了节约空间,减轻整体重量,还极大地方便了车组成员间的联系。
  M1117装甲安全车的车门很有意思,车体两侧各有1扇,每扇门都由两部分组成,下半部分向下打开形成上车踏板,上半部分则向车后部横向打开以进出人员。在车门的上半部分有一个防弹的观察窗,在观察窗下则设置了一个圆形的射击孔,为搭载步兵提供了一个发扬火力的机会。M117的主要武器是1具40毫米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一旦情况不妙,马上放烟幕掩护。武器弹药装填都在炮塔内部进行。此外,在炮塔的两侧还各配置了一组向前发射的4联装烟幕榴弹发射器。
  
  “刀枪不入”的“守卫者”
  
  M117采用的是倾斜装甲设计,全焊接钢装甲车体,可以抵御250米外发射的12.7毫米M2穿甲弹以及车顶15米处爆炸的155毫米炮弹爆炸碎片的攻击,车体外部披挂的陶瓷装甲和防地雷组件,对于美军最头痛的火箭弹,也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一想到世界王牌战车竟然会栽到毫不起眼的“小钢炮”手里,这口气说什么山姆大叔都咽不下去!M1117装甲安全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轮胎规划在车体外侧,远离中央战斗舱,虽然设计师的原意是在争取车体空间,但是却无心插柳让M1117拥有了先天性的防雷炸能力。目前,在伊拉克战场服役的M1117底盘都经过了强化,可抵抗约6千克的战防雷爆炸。即使与“小钢炮”狭路相逢,爆炸威力也可远离车体,避免车内士兵伤亡。更绝的是,即使4个轮胎都触雷被毁,它还能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返回基地。怎么样,说它“刀枪不入”一点儿都不夸张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