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建筑业“碳中和”实现路径因素量化评价研究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近些年国家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探寻建筑行业“碳中和”实现路径研究的新思路,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实现路径控制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对实际工程有可行性,该工程的评价分数为91.8656分.提出了应从多领域、交叉领域的角度产生更多的碳排放控制方法,以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为研究增强大气压等离子体放电能量的方法,采用自制的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研究了磁场约束对等离子体一维射流阵列放电特性的影响,并与无磁场约束的射流阵列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磁场约束对提高一维射流阵列的放电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解植物中绿原酸合成代谢途径关键酶的理化性质和进化关系,收集了NCBI数据库中绿原酸代谢途径3个关键酶(Hqt、Hct、C3h)的序列信息,利用在线软件ExPASy-ProtParam分析了它们的理化性质,利用M EG A-7软件比较了它们的序列相似性并建立进化树.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绿原酸的3种关键酶多为亲水性蛋白质,各类基础性质相近,但金银花C3h分子的等电点与其他植物不同.序列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绿原酸代谢途径中的Hqt与桔梗Hqt相似度较高,金银花Hct与烟草Hct的相似度较高.通过
本研究旨在探索母羊产后发情规律及羔羊不同断奶时间对湖羊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77只产后母羊,通过公羊试情判断母羊发情并记录发情时间,同时记录母羊产后失重情况.另选156只母羊,对照组为羊场常规70 d龄断奶,试验组分别在产后35、45、60 d对羔羊进行断奶.结果表明:湖羊母羊产后平均42.49 d发情.补饲条件下,产后45 d母羊共失重7.94 kg.35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57胎,显著高于其他3组;45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44胎,60 d龄断奶母羊2 a可产3.30胎,两者无差异
针对乙醇发酵醪,采用无有机溶剂流动相,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的方法.样品只需要经过简单的稀释离心即可测定,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ShodexRSpak KC-811色谱柱;流动相为5 mmol/L硫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检测器为示差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35℃.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在乙醇浓度0.6~6.0 g/L范围内线性度良好,R2=1;检出限为11.67 mg/L;定量限为40.85 mg/L;加标回收率为96.66%,重复性(RSD)小于1.0
分析了建筑自然通风的成因及其潜力评价方法,对不同评价指标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了分类和梳理,归纳了自然通风时间(NVH)、每小时换气次数(ACH)、通风效率(E)、空气龄(AoA)、压差帕时数(PD-PH)、气候潜在自然通风(CPNV)、热舒适度等方法适用的阶段和范围,为建筑师和工程师进行建筑自然通风评估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自然通风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为研究不同虫草菌质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500只同日龄体重相似的健康淮南麻黄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粮,4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5%广东虫草菌质(T1)、4.8%蝉花菌质+0.2%地顶孢霉发酵物(T2)、4.8%蝉花菌质+0.2%蝉花FY提取物(T3)、5%蝉花菌质(T4),进行45 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虫草菌质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T2、T3组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G
分析了哈尔滨市近3年的水资源状况,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540.55 m3,不足世界水平的1/4,地下水降落漏斗短期内仍无法恢复,且存在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质量恶化、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限制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枟无线传感器网络枠课程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将智能手机融入课程教学中,探索了智能手机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总结了智能手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了教学方式方法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智能手机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适于在枟无线传感器网络枠及相关课程中推广应用.
随着国家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受到众多学者广泛的关注,但受国家政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动向一直处于持续演化中.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中国知网1975~2021年间的装配式建筑相关的3938条文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时间线图谱分析,总结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发展的文献数量及演化特征、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特征以及不同时段研究热点等.研究表明: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从2015年开始,我国装配式建筑研究迅速发展,随着国家的装配式建筑规划密集出台以及各种政策的支持,掀起了一股装
介绍了隧道排水管堵管机理,通过前期调研,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入手,论述了隧道堵塞的内在机理.指出了受不同纬度、经度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导致重力势能在转化为动能时也不尽相同,进而导致水流速度不同.为研究不同水流对隧道排水管堵塞的规律,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比选了在未充满水流速度22 cm/s、26.5 cm/s和全充满水流速度34.5 cm/s、44.5 cm/s和63.5 cm/s五种流速.结果表明:未充满水的管道比全被溶液充满的实验管道结晶速率要快且多;模型实验结晶量在试验40 d后增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