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i7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得到了空前发展,网络几乎融入了现代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21世纪已全面步入了网络时代。现如今网络已成为了大学生沟通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大量的不良信息也污染着学生心灵,高校辅导员通过网络开展教育工作是网络时代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应积极发挥职能,坚持与时俱进,通过网络开展工作,正确引导学生。本文将针对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效能;工作创新
  网络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如今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和共享信息的新渠道,成为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近些年,各大高校已全面进行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服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了校园的运行效率,提高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学校管理的一线力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转变工作方式和思路,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给教育工作带来的改变。
  一、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
  自2002年以来,全国高校就已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校园网络已基本建设完毕。从校园网络使用情况来看,网络普及不仅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影响,更对其行为以及思维产生了影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使用校园网络的学生占学生总数94.6%,可见网络在学生中普及度之高。清华大学调查研究统计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认为网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50%~60%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60%的学生认为网络影响着学生的生活,7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网络有依赖性。网络虽然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拜金主义、网络暴力、非主流、网络游戏等。這些网络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学生甚至网络成瘾,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近些年,许多高校校园中都产生了“网生族”群体。这些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无法自控,最终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丧失,甚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担负着正确引导学生的重要职责。网络时代背景下,辅导员传统的工作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求,想要有效发挥辅导员管理效能,必须创新工作方式,如通过校园网站、论坛、建立网络社区等展开思想教育工作。网络社交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沟通的最佳途径,网络沟通方式使得学生更容易对辅导员敞开心扉,这对于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动态有着积极作用。
  二、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管理能效的发挥及工作开展
  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思想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时代使学生思想教育面临挑战,加之辅导员还有复杂的日常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所以传统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辅导员通过网络展开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辅导员应积极学习网络知识技术,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如在校园网站上举办思想教育论坛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充分依靠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在维护校园网络环境中起到带头作用,发挥正能量,规范、监督网络行为。同时,辅导员也可通过学生干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于实时调整学生管理计划和方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实现管理能效的最大化。由于目前各高校对于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不重视,多数高校缺少网络辅导员,网络教育有效性、实效性较差。要想提高辅导员管理效率,实现有效管理,各高校应积极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利用网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力量,鼓励学生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对其的正确引导意义重大,辅导员通过网络开展工作将成为辅导员管理发挥能效的全新方式。
  网络污染、网络暴力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网络教育已受到了广泛关,辅导员队伍通过网络展开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需要。当前很多高校对于网络教育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利用网络教育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形式,缺乏实效性和有效性,无法有效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的教育职能。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必须正确认识网络教育,辅导员则应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墨菁.论我国高校教育中辅导员发挥的做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分析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J].浙江师范学院,2011,11(14):132-136.
  [3]赵培荣.浅谈我国网络辅导员工作现状及其对策[J].武汉师范学院,2012,12(17):112-122.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与国家、学校、家庭及自身息息相关。因此,合理看待“慢就业”现象,国家层面应减缓结构性矛盾拓展就业市场,高校层面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及其家庭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才能帮助大学生合理就业。  关键词:慢就业;大学生;对策  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认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手机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工具,但很多人却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赖,尤其是高职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十分严重,无论是在课上还是
本文对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调查问卷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推动与财政的大力支持,山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的筹
本文针对电子商务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探究,总结出了工学结合法、项目练习法、合作授课法以及结果考核法等一系列的措施,以期对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参考性意见.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现阶段提出的重要价值论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自觉性,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对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进行了调
制度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对于制度变迁的原因,新制度经济学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给出了理论解释。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对上
人力资本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综合素质问题。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单向外流极其严重,且呈加速态势,农村人才枯竭,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