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第二学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各学科都转入到了复习阶段,而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学生的前途。因此,对于复习工作,必须要重视,要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七年来,我校中考都获得了市中考质量二、三等奖,而我们英语科也获得了二、三等奖,这对于一所各方面设施都落后的农村初中来说,实属不易。在多年的英语复习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在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复习计划要周密
对于总复习,我们分为四个阶段:1.基础知识复习,抓重点词语的用法及句型;2.专题复习,着重语法、句法、各类题型训练;3.二模后查漏补缺,重点解决学生疑难问题;4.回归课本,熟悉课文,复习资料,看错题集。
每周复习什么,具体每节课复习什么,早读布置读什么,培尖辅差的时间怎样安排,我都有周密详细的计划。这样才能让学生胸有成竹,复习起来有条不紊。
二、课堂效率要提高
复习阶段,学生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他们的自习课也非常有限。所以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为了达到最佳复习效果,我们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复习课型,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最有效的一种课型是讲练结合。比如,在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中,每节课通常复习一到两个单元,其授课步骤是:①听写20个左右的重点单词、词组;②讲解一些重点词的用法;③点出文中一些常考的句型、语法;④十分钟练习;⑤讲评。复习课,我们要注重精讲多练,讲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之内,甚至更少。因为若教师满堂灌,会导致学生出现“听起来都会了,答起来都错了”的情况。
三、听说训练要早抓
中考英语听力占30分,要拿下这30分,需要长期训练和积累。听和说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认为听和说要一起抓,要早抓,要从初一开始抓起。一方面,每节课都设计有听的练习。如:听对话或短文回答问题,听对话跟读。另一方面,抓好早读,强调学生要熟读课文,背诵重要对话、段落。此外,初一第一节课就宣布期末要进行口语测试,主要是督促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英语就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讲英语的良好习惯。进入初三后,每周要有不少于30分钟的听力训练。进入总复习阶段,每周要有不少于1小时的听力训练。只有保证学生听的时间,才能提高、保持学生对英语反应的灵敏度。
四、编写资料要有针对性
1.基础复习阶段,我们英语教师分工合作,各编写了一些与所复习单元相配套的资料。每份为16开纸大的练习,让学生普遍能在课堂上十分钟左右完成。
2.专题复习阶段,根据需要,我们补充了动词、介词等专题资料,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语法内容,有利于学生集中复习某一专题,并进行比较。
3.一模后,我们还剪辑了一些外地资料(主要是选择、阅读理解、作文等题型),供学生做或看。
4.二模后,针对学生薄弱环节,我们编了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供学生训练用。如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易混词辨析、时态(尤其是现在完成时)、不规则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不规则)、易记乱记错的单词等等。
五、培尖辅差要到位
1.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印发不同的辅导资料,学生完成后,定期用自修时间分批授课辅导。
2.对尖子生,我们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①每周登记一次本周内的听写成绩,统计平均分并排名;②每周登记一次本周内的配套复习练习成绩,统计平均分并排名;③每周写一篇英语作文,题目由老师定,并面批面改;④每周自己进行听力训练不少于20分钟;⑤每周多看两篇课外阅读文章;⑥每天抽五分钟看课文。
3.每次测试后都有针对性地找部分学生面谈,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谈心,深入了解学生,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使学生因为喜欢英语老师,从而喜欢上英语课,下苦功学习英语。
总之,“教而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的途径是多样的,总复习教学也一样,我们要不断探索。而教学方法只有结合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实施,才能取得实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周侯辰)
一、复习计划要周密
对于总复习,我们分为四个阶段:1.基础知识复习,抓重点词语的用法及句型;2.专题复习,着重语法、句法、各类题型训练;3.二模后查漏补缺,重点解决学生疑难问题;4.回归课本,熟悉课文,复习资料,看错题集。
每周复习什么,具体每节课复习什么,早读布置读什么,培尖辅差的时间怎样安排,我都有周密详细的计划。这样才能让学生胸有成竹,复习起来有条不紊。
二、课堂效率要提高
复习阶段,学生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他们的自习课也非常有限。所以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为了达到最佳复习效果,我们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复习课型,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最有效的一种课型是讲练结合。比如,在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中,每节课通常复习一到两个单元,其授课步骤是:①听写20个左右的重点单词、词组;②讲解一些重点词的用法;③点出文中一些常考的句型、语法;④十分钟练习;⑤讲评。复习课,我们要注重精讲多练,讲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之内,甚至更少。因为若教师满堂灌,会导致学生出现“听起来都会了,答起来都错了”的情况。
三、听说训练要早抓
中考英语听力占30分,要拿下这30分,需要长期训练和积累。听和说是紧密联系的,我们认为听和说要一起抓,要早抓,要从初一开始抓起。一方面,每节课都设计有听的练习。如:听对话或短文回答问题,听对话跟读。另一方面,抓好早读,强调学生要熟读课文,背诵重要对话、段落。此外,初一第一节课就宣布期末要进行口语测试,主要是督促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英语就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讲英语的良好习惯。进入初三后,每周要有不少于30分钟的听力训练。进入总复习阶段,每周要有不少于1小时的听力训练。只有保证学生听的时间,才能提高、保持学生对英语反应的灵敏度。
四、编写资料要有针对性
1.基础复习阶段,我们英语教师分工合作,各编写了一些与所复习单元相配套的资料。每份为16开纸大的练习,让学生普遍能在课堂上十分钟左右完成。
2.专题复习阶段,根据需要,我们补充了动词、介词等专题资料,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语法内容,有利于学生集中复习某一专题,并进行比较。
3.一模后,我们还剪辑了一些外地资料(主要是选择、阅读理解、作文等题型),供学生做或看。
4.二模后,针对学生薄弱环节,我们编了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供学生训练用。如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易混词辨析、时态(尤其是现在完成时)、不规则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不规则)、易记乱记错的单词等等。
五、培尖辅差要到位
1.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印发不同的辅导资料,学生完成后,定期用自修时间分批授课辅导。
2.对尖子生,我们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①每周登记一次本周内的听写成绩,统计平均分并排名;②每周登记一次本周内的配套复习练习成绩,统计平均分并排名;③每周写一篇英语作文,题目由老师定,并面批面改;④每周自己进行听力训练不少于20分钟;⑤每周多看两篇课外阅读文章;⑥每天抽五分钟看课文。
3.每次测试后都有针对性地找部分学生面谈,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谈心,深入了解学生,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使学生因为喜欢英语老师,从而喜欢上英语课,下苦功学习英语。
总之,“教而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的途径是多样的,总复习教学也一样,我们要不断探索。而教学方法只有结合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实施,才能取得实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