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图像的多重路径——“理解图像”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世界是个图像化的世界。“图像”不仅指绘画图像、雕塑造像和影视图像,亦指形而上的世界表象。“理解图像”意在从艺术史角度把握绘画、雕塑和影视图像的生成逻辑和形式意蕴,更意图探寻图像关联的世界实在。2019年12月6日,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文艺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理解图像”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召开。该研讨会为第三届当代艺术理论年度论坛。研讨会召集人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常培杰。
其他文献
由于研究者多以毛诗或诗序的结构反观《孔子诗论》,故《孔子诗论》自发表之初,就被认为是一篇组织严密、结构严谨的论文。然而,逐简分析其形制和内容,尤其是仔细比对其中结构相同或者类似的句式表达,就会发现现存的29支简(包括残简)中,有足够证据可以编联在一起的竹简数量很少,现存内容也不足以反映这是一篇以现在的眼光看在内容和结构上组织严谨的论文,而更有可能是论诗材料的汇编。而且,根据竹简形制、编绳痕迹以及书体综合判断,《孔子诗论》与另两篇竹书《子羔》和《鲁邦大旱》同属一篇竹书,其书题亦即被赋予的作者应为子羔。子羔作
2019年12月2-3日,在北京大学“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媒介考古:艺术、媒介与感知”会议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荣休教授、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埃尔塞瑟(Thomas Elsaesser),柏林艺术大学媒体理论教授、瑞士欧洲研究院米歇尔·福柯讲席教授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唐宏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员金惠敏、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陈卫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洋、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董冰峰、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王洪喆、上海师
《古希腊恋歌》是李金发唯一完整翻译过的法语诗集,但长期受到学界忽视。这部原名"碧丽蒂斯之歌"、由19世纪末法国诗人皮埃尔·路伊斯托名虚构的古希腊女诗人碧丽蒂斯创作的诗集,让李金发在误以为它是古希腊作品的情况下,一方面受惠于其淳朴自然的美学格调,另一方面不自觉地被其"当代性"吸引。在翻译中,李金发深受法国象征主义体察感官世界、书写肉身欲望的影响。这表明他与法国象征主义之间存在着一种隐秘的联系,这条线索与学界过去理解的"波德莱尔-魏尔伦-李金发"这样的影响关系有所不同。《碧丽蒂斯之歌》对女性身体和
在鉴古思潮和制礼作乐活动的推动下,周初兴起了一场武王、周公主导的,以宗周、鲁、卫、唐为主要区域,波及各分封国的搜求和整理上古、夏、商及先周书面文献与口传文献的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总结前代统治的成败经验,提出具有普适性的政治追求、价值观念和人生规范,作为政治、文化和生活上的指导。周初的文献搜求、整理活动,是今可考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献搜求与整理活动,不仅保存了许多前代的文献材料,促进了文献书面化和经典化的进程,而且奠定了中国文化尊崇人文道德和历史理性的特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国戏剧家霍普特曼的象征剧《沉钟》,借重铸"挂在隔绝人世的自由高空"的新钟,象征铸钟人高远的理想;而以旧钟坠落、弃妇自投湖底触响沉钟、铸钟人亦尾随沉溺,隐喻传统生活方式的死缠不休,折射出剧作家不甘沉沦俗世的志向。"五四"时期,沉钟社以霍普特曼笔下的"沉钟"命名,并借此表达自身的艺术理想,值得注意的是,沉钟社搁置了原作中重铸新钟的虚幻梦想。而在鲁迅的"误读"中,"深渊撞钟"这一原本具有贬义的喻象也发生了转换。"死也得在水底里用自己的脚敲出洪大的钟声"这一意境在逸出霍普特曼的原初语境后
作为中苏复交后在华公映的第一部苏联电影,《生路》在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其中既有电影艺术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各种电影之外的因素。作为一面"我们的镜子",《生路》给中国电影界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许多中国电影艺术家开始以此来反思自身的电影创作,并在题材、艺术技巧和电影观念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作为左翼电影的重要一环,《生路》日后更是产生了持久的历史回响。随着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力不断跃升,《生路》中那种塑造群众主体的影像机制、"新人"的想象以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也开始越来
延安时期的古元,随着边区政策的变化不断推进自我思想的修正。借助木刻《马锡五同志调解诉讼》,他将婚姻纠纷的解决过程放置于现代革命情境和新的政治空间之中,思考路径与此前创作《离婚诉》等作品时完全不同。古元没有简单地以图像叙事和政治符号传达信息,而是试图重建符合新政治要求的"视觉结构",以塑造人们对于事件的认知和看待事件的方式。通常被视作宣传工具的边区美术,内部蕴含着推动与变革现实的实践力量,它以视觉方式参与政治共同体的建构,为新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文化逻辑上的有效支撑。
摄影是20世纪中国文艺实践中大众化程度最高的媒介之一,但在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摄影却很少被谈及。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画报社是共产党最大的摄影生产、流通和组织机构。在革命语境下,晋察冀画报社作为党的文艺机构之一,通过纯化阶级身份、引入科层化的管理制度、选择性吸纳草根读者的视觉品味和偏好、部分征用民间文化符号和传统人像审美等策略,巩固摄影作为战争动员与大众教育工具的作用和效果。为了丰富影像表达形式,晋察冀画报社还在内部组织经验交流探讨,但这一过程恰逢地方党报开展反"客里空"运动,受到党报同行从业务操守
期刊
古元在碾庄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是个人创作生涯中的重要经历,并构成了延安文艺发展尤其是"民族形式"探索的一个典型案例。从"碾庄创作"到"后碾庄创作",从"黑古元"到"白古元",通过"重刻"的创作转换,古元逐步将"旧形式""民间形式""地方形式"等本土文艺资源有机融入新文艺创作,自觉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延安文艺大众化和新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民族形式"创造提供了重要经验。在"民族形式"论争的视域下重新审视古元碾庄实践及其后的艺术创作转型,不仅可以深化古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