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菌肥对强力班克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来源 :南方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han2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3个种源强力班克木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复合菌肥对强力班克木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肥条件下,强力班克木苗高、地径生长、生物量和养分积累与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复合菌肥能显著提高各种源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与对照相比,苗高生长提高17.4%~30.83%,地径生长提高31.27%~43.27%。施用复合菌肥能显著提高苗木的生物量和N养分积累量,其中菌肥处理的全株干重较对照提高98.77%~116.67%,N养分积累量较对照提高4
其他文献
结合历史时期的海水入侵监测数据,对大连市典型海水入侵区大魏家地区50余年海水入侵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近期地下水采样测试数据,评价了当前地下水供水的生活饮用水和农业灌溉水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该区地下水质情势和影响水质的主控要素进行了分析和判别。结合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针对性对策。研究结果为该区供水安全和地下水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了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探索新型绿色可持续的冬小麦覆盖栽培模式,在陇中旱作农业区设置了秸秆粉碎覆盖微垄沟播(SM1)、秸秆粉碎覆盖微垄宽幅沟播(SM2)两种覆盖种植方式,以露地条播(CK)为对照,研究了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4.3%,且增墒幅度SM2处理大于SM1处理。覆盖处理能总体降低冬小麦全生育土壤温度5
选取美人蕉、紫芋、黄菖蒲、千屈菜、再力花、花叶芦竹、石菖蒲、水芹、苦草、萍蓬草等10种湿地植物作为研究材料,人工模拟低、中、高浓度的污染水体,研究10种湿地植物对COD和NH4+N的去除能力,以及不同污染程度水体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30 d的试验,整个试验期间污染水体pH值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水体环境趋于稳定,水芹和花叶芦竹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萍蓬草和紫芋对NH4+N的去除效果最优。
【目的】研究UV-C处理对人参果Solanum muricatum贮藏期间冷害及风味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人参果的采后贮藏保鲜及防止低温冷害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及理论依据。【方法】将人参果置于不同温度(0、5、10、15、20℃)下贮藏15 d,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的冷害指数、感官品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验证人参果在5℃及以下贮藏会发生冷害。采用0.25、0.50和1.00 kJ·m-2剂量的UV-C处理人参果,在5℃冷库中贮藏15 d,测定贮藏期间其冷害及风味品质的变化,并结合电子鼻
为了研究苹果树的最佳灌溉施肥模式。以7 a生苹果树为研究对象,不同灌水下限和施氮量为控制变量[3个灌水下限处理:50%θc(W1)、60%θc(W2)、80%θc(W3);3个施氮量处理:50 kg/hm2(F1)、100 kg/hm2(F2)、200 kg/hm2(F3)],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施肥灌溉模式下的果实品质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软件,构建了GC-
为适应江西省林业“四化”建设的需要,在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彩叶植物资源进行挖掘,分析这些资源的类型、特点,并对其园林景观配置应用进行了探讨。
为探索适应林下油茶幼林快速生长的老油茶树砍伐方式,以1972年实生苗造林的普通白花油茶基地和长林4号油茶嫁接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横向隔行砍伐、纵向隔行砍伐、隔株砍伐、不砍伐4种方式,比较不同砍伐方式对林下油茶苗当年生长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换树砍伐方式,4种坡向试验区的造林平均成活率均较高,最高的达到91.5%,最低的为87.5%,差异皆不显著。新梢生长量与不砍伐比较,坡向朝南和朝北的油茶基地,横向隔行砍伐的最好,坡向朝南的新梢生长量增加268.60%,新梢个数增加240.79%;坡向朝北的新梢生
利用直升飞机空中喷雾结合林间高效诱捕器监测技术,研究了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和高效引诱触杀微囊剂ITK-1对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牛羽化高峰期前后开展2次飞机防治,可有效减少林间天牛虫口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松材线虫病疫情传播的风险;在林间带状喷洒(间隔100 m)高效引诱触杀微囊剂ITK-1和均匀喷洒8%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相同剂量(1500 mL·hm-2),两种药剂飞机防治区的天牛年诱捕总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区诱捕总量,防治效果分别在75.59%~78.69%
通过对竹笋注射“葆林三号”药剂以探索竹林主要害虫一字竹笋象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林业企业和林农提供一种新的防治手段。得出如下结果:竹腔注射“葆林三号”药剂1.5 mL、3 mL、5 mL的有效率为74.2%、88.9%和94.3%;5 mL药量“葆林三号”药剂的药效持久,可以达到1~2个月;通过使用“葆林三号”防治一字竹笋象,减少了新竹的梢头为害率,竹子的产量得到提高。
为提高草鸮专业救护能力,保护珍稀野生鸟类,对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2015-2020年接收救护的41只草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救护以幼鸟为主,伤病类型有体弱1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