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引领,“光”耀学生未来r——“光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光学”课程为例,从学科特点出发,分析了该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内涵,并分别从新课导入环节、新课讲授环节、新课拓展环节三个方面,积极挖掘“光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举例说明了如何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其他文献
与传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在一体化设计、破除壁垒、减少重复教学、因材施教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已逐渐成为一流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在前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研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质量保证机制为目标,首先对中美两国贯通式人才培养考核方式方法进行概述和分析,然后结合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与创新创业研究领域的融合,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信念来源.通过对自我效能感一般理论框架的梳理,提炼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来源渠道及作用机制,包括自身创业经历、他人创业经验、内源情绪状态、外源创业劝导等四种来源,调节个体的行为选择与努力程度、影响个体的障碍认知态度和情感处理反应等作用机制.从主体地位重拾、情绪养成、科学归因、榜样示范等角度提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培育路径.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效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对“双一流”建设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课程团队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创新性地提出了“四部曲”教学模式,分别是凝练知识点构建核心知识体系模式、有效的教学策略及管理、延展课堂及教学效果评价.本文采用“二八定律”凝练知识点和课堂管理,教学策略选用螺旋式递进知识复现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延展课堂,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给予实时反馈,再根据反馈迭代改进各个环节.以教学促教育,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
复试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生源选拔的关键环节.在信息化飞速发展和疫情精准防控的形势下,依托网络开展“云复试”是满足复试主体现实需要的首要选择.本文通过分析“云复试”优势所在,厘清“云复试”面临的信息丢失、效益与公平、责任归属三大现实困境,结合实践提出了破解困境的对策建议,将有益于优化“云复试”工作,全面提高复试工作质量水平.
在分析课程思政元素及元素库内涵基础上,针对“通信抗干扰技术与应用”课程特点,从确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设计融入手段和运行维护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课程思政元素库方法,为专业课教员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借鉴.
文职人员作为现代化军队的重要人力资源,是作战支援的重要保障力量,当前已与军官、军士、士兵并列成为军队的“四大支柱”.针对军队院校文职人员评价指标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的现状,系统阐述了对军校文职人员评价指标的认知,包括评价指标的理解、构成与内容;提出了军校文职人员指标设计思路与权重配制方法,以及评价指标效度的检测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政策体系这一重要保障机制.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政策通过作用于教师专业发展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本文选取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120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政策样本,基于推论式类目构建的原则对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以揭示学校层面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全貌.建议高校扭转功利化的政策取向,关注专业发展本身的价值,关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性,在合理运用权威工具的同时要加强能力建设投入和组织创新.
本科生导师制是美国文理学院优质本科教育的重要支撑,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主要表现为坚持博雅教育理念、注重师生互动与研讨、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英美其他类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相比,在教学导师和咨询导师方面存在不同.我国高校在借鉴美国文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时,要立足本土、转变教育理念,要以生为本、健全师资队伍,从而打造出我国优质的本科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与素质教育全面渗透,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各地中考历史卷中探究题的分值比重和题目数量也明显增多.这些探究题灵活性、知识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征更加突出,也更加倾向于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当前大部分学生解答探究题的能力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解答探究题的技巧,不会深入分析历史材料,不能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解答探究题题目当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答历史探究题呢?
地图素养偏低,读图、用图的能力差,不能从地图中获取重要的信息,不会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能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地图素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