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 春探陶瓷故乡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dianxitonggu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往景德镇的高岭土
  
  高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区和享誉世界的“高岭土”命名地,目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车后,过了一座仿明代式样建造的七孔石拱桥,是一条水泥路,走过一段水泥路后,我们拐上一条麻石铺砌成的古道,这条古道据说修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古道宽约1米左右,可能已经少有人走了,两边的茅草都伸到了路中间。在过去的200年时间里,在这一带挖矿的矿工们,就是沿着这条古道将一担担的高岭土,挑到东埠码头装船运往景德镇,供官窑烧造御瓷。
  因为出来时天气还有些冷,天气预报也说景德镇元旦有雨。我把几件寒冬的衣服都带来穿在身上,原想这样就可以应对这边更冷的天气了,甚至连包都节省了下来。却不料这边的太阳在我们探访的路途上,有些不怀好意地从云层中时不时露出脸。
  下山的路走不多远就是二号古矿坑,二号古矿坑的开采年代为明万历至清乾隆时期,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古坑全长1000米,内宽50—200米,尾砂厚度为10—30米,尾砂量约有442万吨。跨过水泥公路的下方是一号古矿坑,两坑处在平行的纵轴线上。一号古坑的开采年代为明万历至清乾隆期间,也有200年的历史。坑道全长约750米,内宽20-300米,尾砂平均厚度10米,估计尾砂量为127.5万吨。
  那些被国际上命名为“KAOLIN”的黏土,就从这些地方被开采出来,再源源不断地经我们走过的那条山间古道,再乘船或用独轮车运往景德镇。
  同伴鲍从背包里找出他的登山手电,试图走进黑咕隆咚的一号古矿坑里面去探看个究竟,然而平日光芒四射的登山手电,这时却非常不争气的时好时坏,他拿着这把手电,像拿着一个扔不掉的沮丧,嘀嘀咕咕地走进去不深又退了出来。
  一号古坑下面一条溪流沿着山蜿蜒曲折而下,在山坡上形成了三叠瀑布,溪水如同一条奔腾的小龙,瀑落三次后直冲最下面的潭底。在潭底旁边的一块石壁上,有古人刻的“龙池”二字。
  从一号古坑再往前走是一座聚秀桥。聚秀桥始建于唐末,是一座双辐单拱桥。双辐桥即两座单桥并列修建。这是座“四合一”的桥,它巧妙地将桥,亭、庙、阁四种不同的建筑形式融为一体,桥上筑亭,亭内修庙,庙上架阁。
  经过聚秀桥往前5分钟不到就是高岭村了。村口有一棵直径5米左右的千年古樟树,伸出它的巨枝做出迎客的姿态,欢迎我们的到来。
  如果不知道“高岭土”的来历,可能谁也无法想像这个村子,竟是国际矿物学专业术语以它的名字来命名的村庄。这样一座非常典型的中国普通村落,它坐落在闻名世界的高岭山下,但它的炊烟一样冒着清淡淡的蓝烟,它的农民一样卷着裤腿在农田里操劳,它所有的一切都跟中国其它村子没有任何不同,甚至就是村子里惟一的一座宗祠,也跟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传统建筑一样得不到有效的修缮,门眉上“胡氏宗祠”几个字在岁月里剥落得相当厉害。
  从高岭出来,太阳像捉谜藏一样在云层里时隐时现,出来时担心的天气问题,看来不再是什么问题了,想到穿戴着厚厚的行装,不敢再爬山走路了,于是雇了一部摩托车载着我们俩翻越这座让我爬得有些难受的高岭山。
  
  东埠的百年老街
  
  东埠位于高岭山下东河岸边。东河是景德镇母亲河——昌江的源头之一,它曾是景德镇的重要交通运输动脉。东埠的街道几百年前是浮梁县的四大名街之一,这条街道主要由古街和古码头组成,隔着一座万年桥是新开发的新东埠,旧东埠是明清时期高岭土、釉果等景德镇制瓷所需原料的集散地,就如同当今的许多小山村因铁路而发展成一座新兴城市一样,几百年的东埠因高岭土的运输而慢慢形成了一条繁华的街道。
  东埠的古街主要分为上、中、下三个街头,整个街道长500米左右。下街头有100多米,街道两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模样的店铺,一条三米来宽街道从中穿过。说是街道,其实并不比我们通常所见的巷子宽多少,走在里面,展开两臂,总感觉手就能触到两边的店铺门。这些房屋大都开有前后门,靠河这边的房屋,前面开着店铺,后面三分之一则用结实的木料做支撑,架在东河上,形成南方一带常见的那种吊脚楼建筑。
  为了方便从高岭山上运下来的高岭土在这里集中经河道运送,靠河这边的店铺每隔几家的下面,特意开设了一道门,沿着这个门下去,可以直通到东河边。
  在中街的位置还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空地,据说是为了方便高岭土的运转而特地留下的。
  上街头不像下街头,沿河这边并没有建筑房子,半边街道每家每户的大门直接面对着东河水,似乎每几家门前设有一个方便过往客商和运送高岭土的工人遮风避雨的廊亭。上中下街道的不同建筑格局,形成一道非常独特的景观。
  上街还设立有二个码头,每个码头建成人字形,把一个码头变成二个用,下面的可用来装运包括高岭土在内的东西上船,上面的码头则可供人取水用水。
  应该说,所有的建筑安排都是当年为了更方便运送高岭土特意设置的。如今保存得比较好的上街头和中街头,在明清时期的鼎盛时期,不但有理发店、杂货店、饮食店,还有药店,布店,鞋店、糕点店等几十家店铺。
  东埠的街道中央是用大块的青石板和麻石铺成,那些结实的青石、麻石中央还留有一道运送高岭土的独轮车辗压出的深深凹痕。行走在这些带有深深凹痕的青石、麻石上面,仿佛可以看见当年的一辆辆独轮车在东埠的街道上川流不息地往返穿行的情景。
  眼下的东河水,也许是进入了冬天桔水季节,水面非常低,曾经的码头边,想来应该是停泊船只的地方,从岸上望过去,水深也才1米多点,也许当高岭山慢慢失去了它独一无二的地位后,河水也渐渐枯萎了下去。
  中午时分,我遇到了一位60多岁叫戴前进的老人,老人端着一碗米饭,坐在街道中间,吃得有滋有味,看到端相机拍照的我们,老人让我给他拍了二张,然后在我递给他的一张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叫我到时一定要洗了照片寄给他。老人对我说,《闪闪的红星》的电影就是在这里拍的,他还见过那个演潘冬子的人。老人说,那个小演员的眼睛真大,像一颗田螺一样大。
  我在下街的丁字路口,买了一包用盐水炒的葵花子,站在古码头边,嘴里葵花子余味回旋。我望着东河水,想像当年码头装运高岭土时那一派繁忙景象,也想起了几百公里外自己的家乡,想起来童年时的一些美好往事。
  
  雨落瑶里
  
  第二天一大早5点多,还睡梦在瑶里一家旅店里,被外面的声音吵醒,躺在暖烘烘的床上,翻了个身,好像看见自己的耳朵突然间竖起来了:不会吧,下雨了?
  真的是下雨了。昨天从东埠过来时的天,还做出一种要放晴转暖的姿态,可是太阳落下去,在我们还没来得及把瑶里认真看一遍,经夜就变成了下雨天。我只有在床上一遍遍祈求不要下雨。
  瑶里从西汉时期就开始建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称为瓷茶古镇的瑶里也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南踞象山,北卧狮山,一条逶迤清亮的瑶河贯穿东西,沿河两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上百幢明清古建筑,古建筑飞檐翘角, 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
  古镇的明清商业街是当年的徽饶古商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也是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部分。整条街共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大部分保存得非常完好。瑶里曾有民谣这样描述这条街:“上街头,下街头,街长不见头:丝绸缎,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动地再现了唐诗中“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盛世景象。
  还好雨并不很大,我们冒着小雨踏进了古镇青石铺就的瑶里街巷中,就仿佛走进了几百年前的明清社会中,雨落在脚下的青石板路面,像是给石板路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油,显得光鲜亮丽。
  瑶里最有名的建筑应该算古镇中央始建于明代中叶的程氏宗祠,宗祠背靠狮山,面临瑶河,其建筑风格不同于其它祠堂,上、中,下三堂的朝向各不相同。建筑内包括有砖雕、石雕和木雕,题材丰富多样,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宗祠内还有一座式样别致的戏台,戏台前面是一个宽大的天井,从天井上方透下来的光亮,充分保证了演出时需要的光线。两边的看台自戏台延伸出去,分楼上楼下二层,看戏时无论天晴下雨,都可以舒舒服服看戏,而不必经受日晒雨淋,如果天气晴好,也可以坐在中间的太阳底下看戏。
  宗祠分为五个房间,其中有四个被布置成了一个陶瓷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上至明代下至文革的不同年代的一些陶瓷制品和原始的制陶工具,不同的房间有着不同的布置,有的是按制陶房设置。陶瓷制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制陶工具中,有些是现代人闻所未闻的。
  从程氏宗祠出来往上有一座木桥,木桥下的瑶河水流得就像是一个陶瓷的故事。跨过木桥,我找到了另一座徽派合院式民居,这座建筑始建于清代,是一幢中西合璧的融高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建筑内部的梁柱、门窗等雕刻的一百多幅精美作品,全部取材于中国古代名著和戏文,让人看得有些流连忘返。
  也许是因为沾上了雨水的缘故,举着雨伞在瑶里的那些弯曲有致的巷道里漫步穿行,感觉有一股音乐在传统里低吟回旋。
  也许是天还尚冷的缘故,也许是季节原因,也许人们还不习惯新年里出来。在这里难得看到更多的游人,如果就是一般的装扮,如果举着一把布雨伞,裤管上沾上一些冬天的雨水,有一种感觉不知不觉地带着我走入到当年那繁华的年代里去。
  谁能知道雨的到来是不是触动了一个人心绪的变化。
  我站在一个巷子口的屋檐下,看着脚边青石板上流着稠稠的油一样雨水,然后把抓着葵花子的手从长长的袖管里伸出来,嗑一粒碱水炒的葵花子,默默细数屋檐上飘落下来的雨点。细雨不停地下,我端着刚刚用一只粗糙的瓷碗,堆积着的簿如纸片的碱水粑,就着细雨一口接一口,不知是吃的碱水粑,还是感受那陶瓷的滋味。
  我仰起头,看见春天的风带着雨在陶瓷的故乡上空飘荡成一层层浓雾,那变幻不穷的浓雾带着一种陶瓷的色泽。
  小贴士:
  旅游提示主要以瑶里古镇为中心展开,可根据时间长短进行安排,一般二到三天时间,可安排到高岭、东埠、汪湖、梅岭等地。
  第一天到高岭和东埠。主要景点有东埠大桥、古码头、乾隆禁令碑、聚秀桥、高岭村、龙池瀑布、一号古矿坑等。
  第二天瑶里,主要景点有程氏宗祠、狮冈胜览、大夫第,进士第,宏毅祠、陈毅旧居、适可屋等。
  第三天可从瑶里到汪湖、梅岭一带。主要景点有张氏宗祠,古樟群、徽饶古道、梅岭峡谷;下午可从瑶里到鹅湖再转车去浮梁古城,主要景点有历史文化长廊、钦赐五品县衙、宋代红塔等。
  交通提示:瑶里距景德镇市区59公里,距黄山市约90公里。景德镇直达瑶里的汽车,每天7:30和下午2:30各一班,票价13元左右。如果错过这二班汽车,也可乘景德镇至鹅湖的汽车,从早7点到下午17点,每隔半小时一班。到鹅湖后再转车至瑶里,每半小时一班车,但不一定很准时。
  东埠处在往瑶里的半途经过的地方,距瑶里11公里,可先到东埠下车,下车后既可先去高岭,也可先在东埠游玩,再往高岭。东埠到高岭4公里左右,无论是公路还是古道都必须翻山,如需方便建议包摩托车,往返20块左右,可先告诉对方自己要去的几个点;东埠和高岭回来后,再赶到瑶里住宿,东埠有往瑶里的面的车,车票3块。
  高岭村没地方饭店,可返回东埠,在公路边的一家菜馆吃午饭,菜的份量很足,也比较实惠。
  到汪湖和梅岭一带,因为没有公车前往,需包面的或者农用车前往,也可跟其他游客一同约好包车,农用车往返50元左右,包面的往返70元左右,包车时要讲清是到汪湖和梅岭二个地方。
  浮梁古城有从景德镇开出的公交车,1块钱公交车票。从瑶里到浮梁古城,必须先到鹅湖转车,车票8元。
  瑶里美食:腌菜烧肉,鲜河鱼、米粉蒸肉、干辣丝烧肉,鸭脚板(又名鸭儿芹),香椿芽炒鸡蛋,干水笋、腊肉炒水蕨菜,家乡豆付,马齿苋。本人强烈推荐碱水粑。
其他文献
建言献策    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人能一口清地讲出今天的“洋历”(阳历、公历)是几号,阴历(农历)是初几和星期几。这使人们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感到诸多不便。因而笔者萌生改革历制的想法,虽不成熟,也是一管之见。  西历是以基督教耶稣诞生之年为纪元。中国历史上有各朝各代的纪年,缺少历代相连纵观序年的纪元,已被广泛接受的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之论。  设想之一:中国纪元当从5000为开端,末位数与西历同,有与
王某,女,58岁。于1973年6月6日午后5时5分,因上腹部疼、烧心、反酸反复发作20余年,近2天未进食,无尿13小时,断续抽搐4小时,昏迷1小时而 Wang, female, 58 years old. On th
府城,海南一座古老的城镇。明洪武年初,琼州设府统领全岛,府治设于此,城名由此而来。府城在城西门外增筑土墙380丈,作为子城。依地势和城墙,街道布局以东西向的今文庄路、忠
10月7日上午8时20分,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举办的2008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开幕式在中国革命摇篮井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因为海洋冰层的融化,阿拉斯加的海岛将被海洋吞没,岛上的因纽特人因而成为全球变暖后的第一批极地流浪者。 Because of the melting sea ice, Alaska’s islands will be sw
陈传香,神山里的打豹女英雄没有见到陈传香,但是一些神农架的老人们都记得“陈传香”的名字。32年前,神农架出了一个人物:一个19岁的大姑娘竟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金钱豹!陈传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导致心室颤动而死亡,故近年国内外对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的研制发展极快,本文着重介绍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副
清晨拉开窗帘,一缕阳光从窗外透进来。时针指向7时,洗漱完后上到奇峰楼11层的餐厅用餐,窗外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好天气会使我们一天的心情都好起来。早餐后,我们上车前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现行常见做法是将各单位的帐户取消,只设置报帐员,报帐员负责各单位财务资料的收集、传递和报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强化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