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Spice的海上平台三相分离器压力设定动态模拟

来源 :油气储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相分离器是海上油气田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油气水分离设备,合理设定分离器压力尤为关键.选取A、B两个海上平台的三相分离器为研究对象,采用K-Spice软件搭建符合现场运行情况的工艺动态仿真模型.对分离器气相出口管道堵塞、气相出口管道调节阀故障卡住两种情况下分离器内压力的变化进行了模拟,并与国内外行业标准推荐的压力设定值进行了对比.结果 表明:常用的高高压力关断设定值偏低,分离器可能因气相出口调节阀故障卡住导致油田停产,且在气相出口堵塞情况下可能存在分离器一级保护措施(关断阀关闭)与二级保护措施(安全阀泄压)相互不独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压力设定方法:根据气相出口管道调节阀故障卡住时分离器内的压力波动值,确定高高压力关断设定值的最小值;根据气相出口堵塞情况下分离器的压力变化,确定安全阀设定压力的最小值.三相分离器压力设定新方法,可避免分离器调节阀故障卡住带来的“生产关断”问题,同时可确保分离器的一级保护与二级保护相互独立.
其他文献
管道缺陷与检测信号之间的精确关联是超声内检测回波信号分析的关键,而检测时声电信号在发射、传播、接收过程中的敏感性为关联的精确度带来极大挑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PZT (Lead Zirconate Titanate)正压电效应是研究检测信号特征的有效途径.采用COMSOL软件建立探头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从探头阵列声场模拟结果中提取回波数据作为模型的初始激励载荷进行模拟,并利用超声内检测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表明:表面回波与一次底面回波最大峰值之比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为1.36%,可见
凝油粘壁现象常会对地面集输管道的安全流动保障造成影响.目前凝油粘壁的研究方法与粘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为此系统调研了国内外原油界面特性与粘附作用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较为成熟的粘附作用理论与模型进行了梳理与对比,讨论了原油界面特性与粘附作用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当下较为适用的界面特性实验设备与测试分析方法,特别就目前较为新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原油界面特性与粘附的研究展开了探讨.最后给出开展原油管壁粘附作用机理研究的几点思考与启示,这将对进一步揭示低温集输凝油粘壁机理具有指导意义.
油气管道类裂纹缺陷尤其是内表面的类裂纹缺陷是导致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但由于现有内检测技术的局限性,类裂纹缺陷成为了管道内检测研究的难点.基于电磁涡流技术,选取不同缺陷深度下的管道本体及环焊缝处类裂纹,通过自主搭建的高速自动涡流检测试验装置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类裂纹涡流内检测试验,分析了类裂纹缺陷的涡流信号特征,验证了电磁涡流技术用于类裂纹缺陷内检测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检测速度下,通过缺陷阻抗信号可以区分油气管道不同位置的类裂纹缺陷,且随着缺陷深度增大,信号特征越明显;随着缺陷提离值增大,信号特征逐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电力、交通及能源等公共走廊日趋增多,埋地管道的交流干扰腐蚀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固态去耦合器排流技术在油气管道交流干扰防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对固态去耦合器排流技术的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行业尚未出台相关使用标准,现场检测人员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可供参考.结合多年现场检测工作经验,总结并明确了交流干扰电压、交流排流电流、交流阻抗、直流泄漏电流、接地电阻等固态去耦合器排流技术的评价指标,提出对应的检测方法及参数要求,能够有效地检测并评价固态去耦合器交流排流及直流隔离等性
自动焊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口径、高钢级长输油气管道工程建设,但目前缺乏成熟的自动焊施工技术体系.根据自动焊施工特点,结合长输管道自动焊施工实践经验,以发挥自动焊施工工效、保证施工质量为中心,从设计、管材、焊接、无损检测、施工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自动焊施工的技术准备要点,剖析了焊接人员、技术储备及信息化焊接质量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今后管道工程推广自动焊施工方法、提高焊接效率、发挥技术优势提供参考.
食植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和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营养关系之一.在大自然中某些植物能够释放一些化学毒素抵制食植动物,从而使得传统的捕食模型不能精确描述这些植物与食植动物的相互作用.这种现象称之为植物-食植动物之间的植物毒素效应.为了更精确地描述这种作用,普渡大学冯芷兰教授和生态学家Donald DeAngelis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由植物毒素效应决定的功能反应函数.截止目前为止,对带有该功能反
为了探究油包水型乳化液在电场破乳过程中分散相水颗粒粒径的实际分布情况,并依据粒径变化规律得出最优电场参数,基于自主设计研制的管式紧凑型多流道高压电场破乳器,使用G600型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和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源,搭建了一套高压电场破乳动态测试评价系统.在验证评价系统有效性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电场强度、频率、占空比及含水率对管式紧凑型高压电场破乳器破乳性能影响的测试评价研究.结果 表明:对于所配制30%含水率的白油乳化液,破乳最优电场参数组合为场强1.2 kV/cm、频率1500 Hz、占空比45%.相继
学位
面部皮肤病是医学上的比较常见的多发性疾病,针对当前日益增长的美容护肤需求,皮肤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关注。传统的人工诊断有着一定的主观性,无法满足复杂多样的色素性皮肤病的检测要求。目前,针对面部肌肤检测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容领域的大型专业的设备。因此针对特定目标设计一套能够智能精准检测皮肤状况,并且结构简单适用于大众人群的可反映人脸肌肤健康的系统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应用机器学习算法与便携的智
为深入推进油气管道的区域化管理模式,评估典型压气站场现有保护措施是否足够,提高典型站场的风险管控能力,在全面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保护层分析方法(LOPA),通过计算残余风险发生的频率,对站场安全仪表系统(SIS)功能回路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进行评估.以中俄东线某压气站压缩机入口流量低风险点为例开展LOPA分析,结果表明:该风险点在不考虑压缩机组本体保护的前提下,仅环境影响能够满足风险可容许标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声誉影响均不满足风险可接受标准,“压缩机轴振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