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入藏、借阅数据对文学出版的启示

来源 :科技与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uasong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根据宜春学院图书馆2016-2020年文学类图书入藏与借阅数据,分析文学类图书的馆藏地位及借阅情况,对面向高校图书馆市场的文学出版提出建议,以实现出版机构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共赢,满足高校师生不断增长的文学阅读需求.
其他文献
大数据将推动出版业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具有内容创作领航、读者阅读赋权和出版流程再造等优势.通过行业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出版业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讨好读者、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缺乏、大数据杀熟、用户隐私保护堪忧和数字资源版权保护不实等问题.因此,要秉承导向为先、人才为本、盈利为基、保护为要、制度为纲的大数据应用策略,全方位推动我国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2010-2019年CSSCI数据库中有关出版转型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共词分析法展开关键词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国内出版转型研究的知识图谱,提炼出5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子群:出版转型的制度性安排、技术赋能、知识服务转型、国际化布局和出版人才定位与培养,并结合政策安排、行业实践和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指标,展望未来出版转型的研究趋向.
将基层党建与高质量学术期刊建设统一起来,是新时代学术出版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举措.在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术期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两张皮”问题使得学术期刊基层党支部在高质量学术期刊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为例,从政治方向、选题策划、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媒体宣传5个维度分析其引领期刊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党支部引领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美国科学院院刊》是世界著名的综合类科技期刊,本文深入分析其影响力表现和办刊特色,研究总结其在编委会建设、评审机制、出版政策技术革新、宣传合作、职能管理、盈利模式等方面的举措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根据当前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编辑培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年编辑基本功不过关的现状,结合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加工能力强化培训的实践,从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学员管理、测试考评、加工实操五个方面提出新编辑基本功培训策略,以期为各出版单位开展新编辑基本功培训提供借鉴.
2020年是中国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走好精准脱贫、衔接乡村振兴之路上,出版业不负使命,勇作为、敢担当,以行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战.文章从精准扶贫的逻辑思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持续扶”的角度出发,重点考察出版人、公益性出版单位、经营性出版企业在扶贫实践中的作为与担当,总结并梳理出版业赋能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提出在“如何持续扶”中仍需再度接力乡村文化振兴,引导出版转型成果下沉,坚守并践行出版服务公益精神,继续书写出版扶贫的光辉伟业.
数字阅读的兴起带来媒介偏向的新动向,具象性与临场感的感知偏向、场景化与碎片化的空间偏向、大众化的内容偏向共同构筑起数字阅读的现实图景.感知偏向下出版模式的去中心化、空间偏向下的三阶秩序重构以及内容偏向对出版功能的社会化延伸,给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出版业在关注新技术的同时,应善于通过技术和内容的整合来最大化地满足读者差异化的阅读需求,持续推进出版流程优化,实现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著作权合同作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交易环节的重要内容,关乎网络文学全版权运营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以某集团合同纠纷事件为切入点,分析著作权合同主体利益失衡、撤销与解除条款的适用偏差以及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争议问题,并从著作权合同公示制度、版权终止与撤回制度和作品改编规制三方面,提出网络文学作品全版权运营中的著作权合同优化思路.
学术出版已初步实现“走出去”,要真正地“走进去”,学术出版既要注重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和品牌塑造,同时也要突破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文化选择、学术共享理念等外在约束.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探讨图书直播营销的功能和困境,从平台、主播、产品、观众这四个影响图书直播营销的关键要素切入,提出图书直播营销中出版企业提升销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