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在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充分体现主体意识,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行为的自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特征,学习的自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就是要关注学生不同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应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来的体会,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简要的探讨和论述。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注重角色转变,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自主学习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激情,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
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主地学习,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
3.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的情况下,学生会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就很难正确地制定学习目标,也就不能保证有较好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是指在正式授课之前,向学生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准备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实践证明,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作用。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
2.深化预习层次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每节课设计一至两个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交际情景,分若干小组进行练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小组,为全班同学做示范,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交际的演示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增大课堂密度,产生多信息、多层次的教学效果,并且也能检查和评价预习工作的效果。学生通过深层次的预习,能扩大信息输入量,品尝到学习的甜头,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反馈效应
大量的语言输入为学生进一步交际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在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能力要求成为他们求知欲望的一个新特征。教师要抓住这一个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反馈效应,把能力培养引向更深层次。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知识反馈引向更深层次,启发学生学习的联想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追求知识、获得成功的欲望,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4.搞好监测评价
在组织检查中,要注意四点:以多种形式获得知识的领会和运用方面的反馈信息;附加测试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课后总结,整理学习方法。通过搞好监测评价,将好的学习方法应用于自主学习中,从而进一步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
实践证明,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更强,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意识也会大大地增强。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交际环境中,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将课前预习能力逐步上升为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注重角色转变,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自主学习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激情,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
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主地学习,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
3.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的情况下,学生会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就很难正确地制定学习目标,也就不能保证有较好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实践证明,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是指在正式授课之前,向学生交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以及准备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实践证明,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启动、激励、凝聚、调控、制约等作用。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
2.深化预习层次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每节课设计一至两个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交际情景,分若干小组进行练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小组,为全班同学做示范,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交际的演示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增大课堂密度,产生多信息、多层次的教学效果,并且也能检查和评价预习工作的效果。学生通过深层次的预习,能扩大信息输入量,品尝到学习的甜头,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反馈效应
大量的语言输入为学生进一步交际提供必要的条件。学生在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能力要求成为他们求知欲望的一个新特征。教师要抓住这一个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反馈效应,把能力培养引向更深层次。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知识反馈引向更深层次,启发学生学习的联想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追求知识、获得成功的欲望,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4.搞好监测评价
在组织检查中,要注意四点:以多种形式获得知识的领会和运用方面的反馈信息;附加测试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课后总结,整理学习方法。通过搞好监测评价,将好的学习方法应用于自主学习中,从而进一步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
实践证明,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更强,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意识也会大大地增强。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交际环境中,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将课前预习能力逐步上升为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