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使用曲安奈德联合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纤支镜下局部使用曲安奈德联合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中英文检索词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19年8月,收集所有关于纤支镜下局部使用曲安奈德联合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逐一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结合Stata及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共包括449例气道狭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期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气促评分(SMD=-0.16,95%CI-0.45~ 0.13,P=0.27)、气道直径(SMD=0.14,95%CI-0.13~0.41,P=0.30)、横截面狭窄率(SMD=-0.01,95%CI-0.36~0.34,P=0.96)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长期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气促评分(SMD=-2.53,95%CI-3.78-1.28,P<0.05)、气道直径(SMD=1.31,95%CI 0.83~ 1.78,P<0.05)、横截面狭窄率(SMD=2.58,95%CI 2.11~3.08,P<0.05)、FEV1(SMD=0.42,95%CI 0.13~ 0.70,P=0.004)均优于对照组;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气道内出血的发生率相似(RR=2.00,95%CI 0.88~4.52,P=0.10),其余不良反应如血糖和血浆皮质醇水平紊乱均较轻,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纤支镜下局部使用曲安奈德联合常规介入方法治疗良性气道狭窄具有较好的长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总体耐受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梗行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10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结果:出院1、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焦虑抑郁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可改善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焦
目的: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建立护理咨询云门诊,预防或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方法:医院微信公众号与第3方移动健康平台对接,构建护理咨询云平台;在系统上规范和明确服务主体、咨询范围、服务流程和系统反馈.评价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新生儿护理咨询门诊的效果.结果:2017年5月27日至2021年3月31日,新生儿护理云门诊咨询1 393人次,线下门诊797人次.同期云门诊与线下门诊比较,云门诊例次明显高于线下门诊(P<0.001);新生儿喂养护理、皮肤护理、睡眠护理云门诊咨询量明显高于线下门诊(P<0.001).结论:新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败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治疗失败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维普及CBM数据库,收集关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失败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从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文献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
目的 探讨深吸气量(IC)及肺总量(TL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收集其恢复期资料及出院后1年内的随访资料,并根据是否出现再次急性加重进行分组.结果 共纳入372例患者,其中再次急性加重患者的年龄较大,TLC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较高,而IC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及IC与TLC的比值(IC/TLC)较低.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IC/TLC≤25%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近期再次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