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青少年网瘾的神秘面纱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瘾,已成为影响家庭和谐和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孩子们上网成瘾达到了怎样一种严重态势?孩子到底为什么那么迷恋网络?家长们又该如何面对?
  本刊特邀请《2009年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主持人柯惠新,郝向宏和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陶宏开,共同为您揭开青少年网瘾的神秘面纱。
  
  走近网瘾青少年
  陶宏开
  
  人数:2404.2万
  柯惠新: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人数已达到2404.2万,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此外,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调查显示,在所有网瘾青少年中,超过七成青少年为“轻度”和“中度”网瘾。
  陶宏开:网瘾青少年从2005年的1000余万逐年增长到2400多万!这足以说明这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若再不给予认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由于网络的不断普及,问题还会进一步恶化。
  尤其是那占三成的“重度”网瘾青少年,基本上就是“准”青少年罪犯了!近些年来,公检法和少管所的统计表明,青少年罪犯已经占全国刑事犯总数中的70%,未成年犯又占青少年罪犯的70%。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未成年人罪犯已成为犯罪的最大群体!资料还指出,青少年犯罪的初犯平均年龄从此前的十五六岁急剧下降到十二三岁,其中有70%左右误入歧途的起点就是网瘾!由此表明,网瘾已经是导致青少年沦为阶下囚的首要诱因。
  时间:135.5分钟
  柯惠新: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约为80.2分钟,其中近六成青少年网民平时上网时间不超过1小时,但重度网瘾青少年平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135.5分钟,是无网瘾倾向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间(72.7分钟)的近两倍。
  陶宏开:网瘾的主要标志是上网后的非理性表现程度。这就是说。上网以后出现了不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偏离了健康的生活轨道。长时间的上网是判断是否为网瘾的一个参考指标。
  
  目的:玩网络游戏
  柯惠新:网瘾青少年最主要的上网目的是“玩网络游戏”。非网瘾青少年主要上网目的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获取信息”“学习或工作”“通讯或联络”,这些方面的比例要高于网瘾青少年。从青少年花费时间最长的网上活动来看,网瘾青少年选择“玩网络游戏”的比例(36.4%)远远高于非网瘾青少年(16.1%)。可见,网瘾青少年的上网目的和网上活动更加单一,尤其集中在“玩网络游戏”。而非网瘾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更为多样化,他们可以利用网络满足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多方面的需要。
  陶宏开:喜欢玩是青少年的天性,我们从来不会一概地反对青少年玩游戏。问题是在玩什么样的游戏。研究表明,游戏分为三种:A 健康游戏。即寓教于乐的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娱乐,还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B 休闲游戏,虽然没有多少教育意义,但能够帮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得到放松;C 有害游戏,会诱使青少年渐渐迷恋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最后走上沉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网络游戏导致中国犯罪严重低龄化。大量青少年逃学旷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处理退学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证实现在网络上的大部分游戏是有害的C类娱乐。这也是为什么广大家长们反对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原因。这些不良游戏已经成为网络鸦片或精神毒品。
  
  地点:网吧
  柯惠新:非网瘾青少年经常在“自己家里”上网的比例(50.4%)远高于网瘾青少年(35.6%),而网瘾青少年最经常在“网吧”上网的比例(37.4%)要明显高于非网瘾青少年(21.3%)。可见。上网地点也可能会影响到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我们认为,在家里上网父母可以进行适度监管。在网吧上网则一方面缺乏监管容易导致沉迷,另一方面在网吧里也会受到其他上网者的影响,容易结交志趣相同的不良朋友,而这个特殊的朋友圈可能会为青少年沉迷网络提供重要的人际和情感支持。
  陶宏开:许多未成年的孩子不顾国家的明令禁止也要去网吧打游戏,其原因之一,是可以逃避父母的监管,另外也更是因为网吧里那种群体打游戏的激烈氛围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所以。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能够运用亲情和智慧。让家里的吸引力大于网吧的吸引力。另外,家长们首先自己要懂得如何科学上网,然后指导孩子从小把电脑和网络主要当做学习和交流的工具。而不是仅仅当成玩具而玩物丧志。只要“疏堵结合,引导为主”,我们是可以尽量避免孩子陷入网瘾,帮助他们合理使用电脑和网络。
  
  人际关系:很难与周围人相处好
  
  柯惠新:网瘾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网瘾青少年。在非网瘾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动与人交往”;而在网瘾青少年中,这一比例达到38.0%。调查中还发现,网瘾程度越深的青少年,与同学交往越困难,与老师关系越不好。这说明网瘾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很难与周围人相处好。
  陶宏开:由于应试教育的高压与枯燥,孩子感到生活压抑而单调。他们的父母们忙于工作,学校里又是重教书、轻育人。缺乏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孩子们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相比而言,在新鲜刺激的网络游戏世界里,只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与金钱,孩子们可以在那里为所欲为,尽情自我。其结果是这些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越投入,就与现实生活越脱节。他们渐渐地从不喜欢到不习惯。从不习惯到日益反感与真实的人交往,甚至对父母也从冷漠、厌烦到仇视。当这种情况形成恶性循环,这些青少年就在网瘾泥潭中越陷越深。
  总体来说,问题的实质不在于网络和网吧,而主要在于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净化网络环境。给孩子们提供健康的网络文化。
其他文献
全国妇联建议:将制定家庭教育法列入立法计划    全国妇联近日在京公布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这份近万字的报告建议:应将研究制定我国家庭教育法列入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城乡现有未成年人的部分家庭,针对直接涉及家庭教育的两部分人群,包括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调查以问卷方式为主,辅之以焦点小组访谈。调查共覆盖10个省(区、市)的28个市(区、
又一个暑假来到了,孩子们放松了,但家长却可能要紧张了。据调查,在厌学、早恋、自闭、网瘾、暴力等青少年问题中,上网成瘾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漫长假期。上网,目前成了家长与孩子之问的博弈。而这场家庭博弈无论谁赢谁输,家长都有必要反省:孩子为什么如此眷恋网络世界,而对身边至亲却如此冷淡?  本期策划特邀专家  应 力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心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树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国际学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研学后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理念。在“研学后教”的课堂上,“后教策略”一直是一线教师所探讨的话题。本文认为,通过适当补白、激发联想和活用语言等后教策略,能让语文课堂更加踏实,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学后教;后教策略  众所周知,“研学后教”教
人的身体有多个危险的三角区,那里集中着多个神经、血管或脏器,是人体重要的功能区域,我们务必小心保护。  NO1:易长痘痘的面三角  危险地带:这个三角区域由鼻根部与两侧嘴角连线构成。  危险形成:面部静脉是唯一一条没有静脉瓣的静脉,血液除了会正常向下流动到颈部静脉,还会向上流到颅内。  安全警示:如果脸上长了痘痘,千万别用手去挤,不然手或痘痘周围皮肤上的细菌、灰尘很容易随之进入血液,沿着静脉网络四
14岁那年,父亲从乡里的中学调到镇上教书。当时交通不太方便,每天唯一一辆途经村子的中巴通常都在父亲没有下班前就回村了,父亲赶不上回村的车。为了解决交通困难,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当时正值暑假期间,几天下来的学习,我开车的技艺已经很纯熟了。那时父亲的工作任务很紧,他提议由我骑摩托车载他到镇上,然后下午4点半的时候再到约定的地方去接他回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一天,我骑摩托车把父亲送到了镇上,说好下
摘 要: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青年教师,如何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呢?笔者认为,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阅读与学习,积极研课与进行课题研究,学会反思与分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将理念付诸实践,以实现自我增值、自我发展、自我飞跃、自我超越、自我成就。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成长  教师是校园的第一资本。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摘 要:计算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教师的角度,从教学实践出发,分别从算理的理解、计算练习的开展、计算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探索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开展,试图总结出具体可行、行之有效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
愿意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一个人自尊心萌芽的表现。   从小妈妈就教我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她是那种对没完没了的“为什么”永远不厌其烦的妈妈。   不过,妈妈从不简单地给我答案,而是让我自己先思考。渐渐地,我学会了在做事之前,先用自己的小脑瓜分析所有的可能性,遇事常常自问:“如果有人这么对我,我会怎么想?”妈妈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为我形成良好的品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13岁生日那天,妈妈把我叫进
摘 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移动终端的智能性日益凸显,移动智能终端应运而生,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诉求。移动智能终端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逐渐发展,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了解学生、加强互动、分享资源,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移动智能终端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其中的“终端”是指电子
儿子非常喜欢篮球。上小学时就爱打,读初中后更加痴迷,后来功课紧了,才不打了,但看美国NBA篮球赛,仍是他的喜爱。  因为关注NBA,他精力分散,耽误了学业。初三期中考试时,他在班里的成绩排名已经跌进“后十强”,让我非常揪心。  一天,我开完家长会回到家,见他又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NBA,顿时怒从心头起,上前关了电视机。  儿子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让我看?”  “先看看你的成绩吧。”我把成绩单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