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制度支持对科技型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兼论创业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高度不确定的创业环境背景下,持续地进行创新能够促使科技型新企业得以存活并维持其竞争优势,而新企业如何克服新进入行业的缺陷获取创新绩效是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制度基础观,揭示正式制度支持和非正式制度支持对科技型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吉林、广东等地科技型新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正式制度支持是新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推动力,直接影响新企业创新绩效;同时,创业团队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支持,正向调节正式制度支持与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即创业团队信任强化了正式制度,支持并对新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细石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或更晚的一类重要的石器技术工业体系,其精髓在于从各类发达的细石核上剥取形态细小的细石叶,故学界也常称之为“细石叶工业”或“细石叶技术”.数十年来,中国史前考古界对于细石叶工业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时段,并且花费了大量精力致力于细石核的几何结构和技术类型研究,划分出柱形、锥形、半锥形、楔形、船形等一系列细石核类型.不可否认,探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技术的关键就是对细石核工艺类型的把握.
玉器是越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曾有学者在对吴越贵族墓葬进行甄别时指出,“随葬青铜车马器的墓葬国别为吴,随葬陶瓷礼乐器和玉器的墓葬国别为越”[1],玉器在越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目前对越文化玉器的研究主要包括墓葬等级、越国礼制[2]等方面的内容,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但也应当注意到,相关研究多着眼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而对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的玉器关注不足,有待深入.因此本文尝试对浙江地区两周时期玉器的发现情况进行梳理,以其兴衰历程为切入点,对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选择浙江作为本文的研究范围,不仅在
“笄,簪也”(《说文解字·竹部》),是一种用来束发或者固定帽子的器物.包括“笄”在内的服饰,最早应是基于实用目的而被发明、使用,伴随审美意识的诞生与强化,人类才开始追求其装饰性目的.而随着礼仪的产生和发展,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服饰又被赋予礼仪性意义.儒家经典“三礼”中保存了今天尚能看到的早期中国最为系统的礼仪性服饰规范,其中就包括“笄”的使用方式.而在“文献不足征”的殷墟时期,就只能通过考古发现来一窥“笄”所体现的实用性与象征性内涵.
细读宋人的文、诗、赋、词和笔记杂著等作品,文史互证,可还原北宋东京城的13类声音景观及其对应空间,揭示其产生原因和历史文化意义.围绕声音景观的关键问题,分析东京书写中的声音空间、身份认同、话语方式和文学成就,指出南宋人所谓叫卖声的“汴京气象”可作为东京声景特征的简要概括,又从美学角度阐释特殊的寂静、哭声和缺席的生产之声.通过对东京的声音景观进行还原、分析和阐释,在声音层面揭示出唐宋间的重大变化,并区分各种“听觉共同体”,从而论证宋代文学对东京的塑造作用,回应文学与地理的理论热点,结合马克思的论述提出:为了
基础设施是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抓手,助推经济增长的利器;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命门”,摆脱科技掣肘的关键.两者共同作用于产业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不同的影响路径.文章基于空间自回归模型(SAC)和分位数模型(QR),构建邻接和地理经济交互两种空间权重矩阵,探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设施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倒U”型影响路径;技术创新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但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层次,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差异较大;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的协同作用显
白陶是一类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烧成温度介于普通黏土陶器和硬陶、原始瓷之间的特殊陶器,是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普通黏土陶器相比,因技术含量高、数量较少及特殊的颜色,白陶在我国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53年以来,二里头文化白陶虽屡有出土,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未引起学界的重视.21世纪以来,上述情况有所改观,二里头文化白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两大类.其一,借助科技手段开展白陶产地、工艺、成分、原料来源等方面的研究[1].其二,涉及白陶的来源、出现背景、分配模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是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和大外宣格局,国际传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是继党的十九大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后,对我国国际传播事业作出的新擘画、新论断,也是对继续推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应该从我国国际传播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出发,以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为理论坐标,在内容优化与技术引领、渠道拓展和品牌塑造、对外传播与对
2021年12月4日到5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复旦大学历史系举办的“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跨学科学术研讨会于上海举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中青年学者济济一堂,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研讨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形成的关系,重点探讨3到9世纪中古中国各民族的文明交流与融合.
期刊
陈老师您好!我们很好奇您是如何走上经济学研究这条道路的?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rn走上经济学的学术道路,我觉得要完成从学生向学者的转变.这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中有几个方面对我来说比较重要.rn首先是对经济学的兴趣.我对经济学的兴趣起源于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在我大四的时候,这本书已经由上海交通大学的费方域老师翻译并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我获得了保送本校研究生的资格,所以就有比较多的时间来看这本书,相当于是把微观经济学又从头学了一遍.我很喜欢这本书,到现在仍会向同学们推荐它.
期刊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城建于沿海平原,北靠清源山,南临晋江,东北为洛阳江,两江在城东南汇人泉州湾,历经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等时期,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泉州海域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地带,海岸线绵延曲折,形成多处天然深水良港,航运条件优越(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