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ayxgfl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式教学主要依靠教育者的启发与诱导,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质疑、探索、讨论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一名自学能力高、实践探究能力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高的学生。本文以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为着手点,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问题;对策
  高中政治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形成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即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最终导致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应发挥探究式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教育者重形式、轻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明确强调教育者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然而当前从事高中政治课程的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改的中心思想理解得不够透彻。虽然也对学生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灵活性高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但是教育者太过偏重教学形式,而不注重教学内容,导致学生难以学习到足够的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众所周知,对学生进行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但是,高中政治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时,有不少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因为教育者担心学生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后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教育者将自己放在了探究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不想浪费学生原本就不充足的学习时间,自己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收集,这完全与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探究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踊跃地阐述对问题的见解,而教育者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教育者的变通能力差。随着高中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入,多数教育者均创新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与时间用于探究式教育教学方式的研究,但唯一不足的是教育者实施探究式教学时,依旧根据学校教材或课本内容来开展探究工作,未结合学生所在学校实况予以适当调整。并且,有的高中政治教育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存在公式化现象,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解决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问题的措施
  1.教育者应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探究式教学质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者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应扮演指导者与引导者的角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探究式教学质量。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大都是将政治教育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政治教育者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制订相匹配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多种高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政治教育者在教学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意愿。
  2.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可通过节假日主动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到校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说给同学、教师听,课堂上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意见,和教师、同学互动,帮助自己更快更好地发展。
  3.拓展探究性资源,将新课标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仔细认真地选择一个实效性高的探究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可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因此,政治教育者应拓展探究性资源,将新课标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提高政治教学的教学效率。需要强调的是,教育者在明确探究性资源时,必须是所有学生都能涉及到的问题或者现象,唯有如此,整个班级的学生才会投入到探究活动过程中,才会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4.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如在教“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一课时,教育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将课堂变为直播现场,教育者扮演主持人一角,学生则扮演嘉宾和观众,主要探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情况下,人们的幸福感为何不断下降,致使幸福感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学生由于从未扮演过观众和嘉宾的角色,产生了强烈的新鲜感,学习积极性增强,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知道了什么样的民生问题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这不仅培养了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情境中所揭示的问题,而且为学习政府部门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政治教育者应严格按照探究式教学规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同时,充分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指导[J].青年文学家,2010,(02).
  [2]郑传霞.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孙园园.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4]张雪梅.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5]王兰洲.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并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途径。近几年来,我校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摸索出了“
1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中,“阳光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最重要、最主要的措施,这项措施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对“阳光体育”这项工作做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潍坊市十五个县市区中的5个市(县级市)、4个区、2个县的99所小学。  2.2 研究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  3结
数学课应该怎么上?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观点。但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课离不开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处理,只有处理好每个环节,才能真正做到课堂高效。教学环节包括很多方面,以下主要从备课中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活动、板书的设计三个方面谈谈多年的教学心得。  一、备课中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设计是一节课的灵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因此问题的设计很关键。好的问题能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
介绍了高支水溶纱线的特点,并采用含水溶性纤维的纱线在电脑横机上编织出仿圆机效果的宽幅围巾。分析讨论了围巾的编织原理、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与后整理。宽幅围巾的研
摘 要:传统的评价方法,期望学生按评价指向的行道与速度向前滑行,缺乏评价的主体性,难以评价出理想的“道德人”。通过认真思考,笔者确立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并重点进行了以下实践活动的尝试:“与经典同行”为自主评价指引方向;“群星争灿”为自主评价提供舞台;“星级中队”为提高集体意识再搭台阶。  关键词:阶梯式;自主评价;行为习惯  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是个软任务、软指标,缺乏严格的考证和具体、规范的衡量
高考物理第二、三轮复习课原则是:“学习考纲看要求,采集信息找考点,整合知识重训练,提高能力是关键”。突出复习课目标,强化“三主”方针,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逐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不断提高复习课质量。  一、高考物理第二、三轮复习课的要求  1.第二轮复习:系统梳理、有效整合,搞好知识的板块专题训练。具体要求:(1)按照《考试大纲》的考点及能力要求,系统梳理课本知识,并进行有
儒家思想毫无疑问是影响我国文化的一大亮点,语文教育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儒家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很深。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子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