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就LASIK手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和预防作如下探讨. 1.常见原因 (1)既往有干眼症病人手术前患有干眼症,未详细询问病史,未做详细检查。
【机 构】
:
635000,达州,四川省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635000,达州,四川省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LASIK手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和预防作如下探讨.
1.常见原因
(1)既往有干眼症病人手术前患有干眼症,未详细询问病史,未做详细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伴前筛窦过度发育的慢性泪囊炎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dacryocystorhinostomy,DCR)时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 167例(1 82只眼)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发现前筛窦过度发育61例(62只眼),按手术方式不同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将泪囊及鼻黏膜后唇切除,吻合泪囊、鼻黏膜前唇,并留置凡士林纱条33例(33只眼).对照组是单纯将泪囊前后唇与鼻粘膜前后唇分别进行吻合28例(29只
目的 探讨临床前期多灶性脉络膜炎(Multifocal choroiditis,M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确诊为M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FFA和ICGA对比分析.结果 10例患者1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的手术方式,对矫正原发或继发性的下斜肌亢进以及伴有或不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引起大度数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住院的年龄大于15岁的垂直斜视患者分组手术,A组垂直斜度15~20度,做下斜肌前转位手术;B组21~35度做下斜肌缩短前转位手术;C组36~45度做下斜肌缩短前转位加徙前手术;D组21~45度做下斜肌前转位手术.对术后效果总结分析.结果
例1 女 23岁学生主因弯腰时不慎将左眼撞于课桌角,致左眼疼痛、流泪、异物感、视物模糊不清5h,于2005年12月7日来诊.伤后半小时曾在外院诊为角膜上皮擦伤,并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包扎.之后患者自觉症状无好转,又来我院就诊.视力:右眼1.0,左眼0.02.左眼结膜混合性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结膜下出血.裂隙灯下见到边缘整齐的角膜瓣向鼻上方移位,多条皱褶,前房、瞳孔正常,遂追问病史23个月前曾行双
健康的角膜上皮是维系完整的眼表以及良好视功能的前提条件,角膜上皮的稳定是由一群位于角膜缘基底部的干细胞实现的。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对54例(90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均采用超声乳化仪吸除白内障、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3岁以上患儿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进行视功能恢复,对术后并发症、视力改善情况进行10~24月随访.结果 28只眼因年龄小不能配合检查,但表现为明显追光,其余62只眼术后校正视力<0.1者3只眼(4.84%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失败后患者的开放式滤泡复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29例34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的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进行了6~18月的随访,治疗12月后有28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23眼不用任何药物眼压<21mmHg,6眼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手术前平均眼压(32.12±8.55)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周、1月、3月、6月、12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