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

来源 :新课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文章指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通过做好“三个沟通”——与学生沟通、与全科教师沟通、与家长沟通,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脑涨落图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重测信度;观察不同检测时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涨落图仪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30例患者,分别于第1天(9:00~10:00)、(14:00~15:00)与第2天(9:00~10:00)共进行3次脑涨落图仪检测。结果第1天(9:00~10:00)脑涨落图仪检测值T1与第2天(9:00~10:00)检测值T3相比,各项指标差异
元汪克宽撰《春秋胡传附录纂疏》是后世研究胡安国《春秋传》及《春秋》学的重要著作,其以胡氏为宗,兼采诸家传注之长,疏于其下,为后学所重。此书今存版本可知者有二,最早的版本为元至正八年(1348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刻本,其次为《四库全书》本,其中《四库》本源于元建安本,但《四库》本对元建安本有校改,二本异文颇多。《四库》本改动具有明显的政治因素,且讹误颇多,远逊于底本,多被后世诟病,但亦有校正底本之功
詹锳先生整理李白全集,对其版本源流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研究,进而确定以最早的完整宋本静嘉堂文库本为底本,用于校勘的刊本多达十四种,并选择重要总集及选本共十七种进行校勘,校勘版本数量之多,无出其右,这为超越清代王琦注本奠定了基础。詹锳先生校勘李白全集,在对校法基础上,增加了是非判断,以“今照改”“今据改”“当据改”等分类校勘,提升了古籍整理的学术品位。詹锳先生重视唐代唐诗选本的校勘作用,用以系年、解
自清代以来,学者们十分重视《广韵》的校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黄侃继承清代传统语言学成就,在《广韵》校勘及其音系研究上开掘甚多。黄侃独特的批校方式,与清儒迥然不同,他把校勘重心放在《广韵》音系的整理上,归纳《广韵》韵类与古韵的关系,梳理《广韵》又音,探寻《广韵》韵字与《说文》的关系,阐释文字孳乳变易过程,努力使《广韵》研究与《说文》《尔雅》结合在一起,使得音韵、文字、训诂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系统。所
威宁自治县大力实施“五五攻坚行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着力推进清洁能源建设,让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优质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农光互补,群众增收。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大力实施“五五攻坚行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着力推进清洁能源建设,让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优质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
期刊
帖学盛行的宋代,形成了以行草书为基本特征的帖学,并且在宋代书法中占据主导地位。苏东坡作为"宋四家"之一,从其代表的书法审美、书法技法以及书法创作等观念中可以一窥帖学对书法理论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宋代书法特征。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书法"对刻帖中书法的继承与发展,也深刻反映出宋代刻帖对书法创作与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文以苏东坡为例,探究帖学盛行的宋代书法特征,并得出书法学习的要义,从而更好地继承与
本文以智慧旅游业龙头企业之一——途牛旅游为例,并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智慧旅游企业的实际现状,对途牛旅游创新商业模式的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创新商业模式路径的策略,对我国现有及将来智慧旅游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整理分析《后汉书补注》中的训诂内容,本文将其训诂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训诂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声训、形训、义训三类;二是根据《后汉书补注》内容归纳的一般方法,包括文化释义、金石证义、语境训义、类比推义四类。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mode III interfacial crack subject to anti-plane stress and in-plane electric fields. The analysis concentrates on the tuning of fracture toughness from non-uniform ferroelectr
期刊
云计算技术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等特点。边缘计算具有在数据端的附近按照地域模式提供快速优质服务的特点。文章针对云计算、雾计算以及边缘计算分析了信息系统构建需求满足情况,结合当前信息系统构建需求,分析了云边协同构建技术的概念,针对其架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深入探讨了“云边端”构建信息系统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