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惟彦的桑梓之情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惟彦,字劭吾,安徽石埭(今石台)人,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民国14年(1925年)病逝于江苏如皋,是年冬归葬于石埭二都荒田垄.陈氏家族是石埭县的名门大族,原先居住在徽州祁门,于五代时迁居石埭长林街,至陈惟彦时为第三十七世.晚清以来,其家族的兴盛源自陈惟彦之父陈黉举.陈黉举(1834-1884),字序宾,太平天国期间追随其同乡陈艾,为曾国藩所赏识,后李鸿章督师剿捻时招入幕府,在淮军行营钱粮所,综行营支应,主理钱粮后勤事务.他“厘定条款,杜绝冒滥”,以至“军行数载,饷节民和”.后来又追随李鸿章来到直隶筹划海防,先后综军糈事二十余年,一介不苟,后来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陈黉举在得到李鸿章的赏识以后,和池州同乡周馥都长期在李鸿章幕府任职,故而在陈黉举早逝后,陈惟彦也得到了李、周二人的器重.在此种机缘之下,陈惟彦的仕宦之旅与李、周二人密不可分.
其他文献
1985年3月,河南省永城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永城陈集乡丁集轮窑场征集到一件青铜,现存于永城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青铜 通长35厘米,高15厘米,重3.3千克.该青铜 的流较长且
期刊
电网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配电网在电能传输中发挥着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当前部分城市的配电网因历史遗留问题给运维检修带来诸多隐患,本文对保定市区配电网结构和区域电网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规划建设原则,并结合本地区配电网自动化现状对未来配网建设和改造提出了建议。本文首先对建设改造区域电网的自动化配置情况、电网结构、负荷状况和接线方式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对建
近年来,光伏发电以其清洁,可再生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改善了传统的集中式供配电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缺点,对电网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详细研究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本文主要研究光伏发电系统模型、接入配电网模型,以及对配电网的影响。光伏发电系统(PV)是光伏发电并网研究中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追踪(MPPT)、斩波(DC-DC)电路、逆变器、脉宽调制(PWM
为提高电力系统线路故障跳闸及正常运行时的监测与安全控制水平,本文对潮流转移危险线路及输电断面的搜索与安全控制进行了针对性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电压相角的多
传统的整流装置大都采用二极管整流或相控整流,这些电路存在交流侧波形畸变严重、谐波污染大、功率因数低等缺点,对电网污染较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作为一种有效的谐波抑制方法,得到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与应用。单相PFC电路以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通讯电源、UPS等设备中。单相单级PFC以高效率、高性能、高功率密度、低成本为目标,符合电力电子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