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分析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198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水资源大国,在世界水资源排名中位居首位,然而由于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渗漏问题的大量存在,也导致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对水利渠道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水利渠道;防渗技术;应用
  虽然自古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受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无法彻底避免充沛水资源给人们的灾难。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探索出并实施了多种防治水灾的方法和措施,这就给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提供了基本保障。而在众多防止水灾的措施中,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利渠道中供水的损失,再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由此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一、水利渠道工程渗漏的原因分析
  (一)地基处理不当
  水利工程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涉及的施工范围较大,出现的土壤种类较多,并且不同种类的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土壤对水利渠道的衬砌影响较大,因此,如果水利渠道的地基处理不当,必然会造成工程渗漏问题的产生。例如在盐渍土表面进行地基施工,由于盐渍土本身含有较大的盐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下水的含盐量,在冬季时这些盐分便会随着地表出来,那么盐渍土中的含盐量就会增加,在高盐环境下的渠道混凝土板必然会受到侵蚀,从而混凝土的强度会遭受影响,最终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经过水侵湿过的土壤结构会发生变化,而土壤产生的松动可能造成下沉问题的出现,从而严重破坏水利渠道,导致水利渠道的渗漏。
  (二)水利渠道施工质量水平较低
  尽管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认识到了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和管理上的疏忽,仍然存在大量的质量问题,导致水利渠道的渗漏。例如,在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混凝土配比,导致混凝土的配比质量不合格,由此导致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由此造成水利渠道的渗漏;有些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之后,便不管不问,也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久而久之混凝土结构遭受破坏,这样必然会导致水利渠道的渗漏问题的产生。
  二、水利渠道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加大水利渠道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障水资源的运输,而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工程中的应用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加之,现今水利渠道施工中存在大量的渗漏的现象,因此,在水利渠道施工中应当有效应用防渗技术,保证水资源最大程度得以利用,同时解决施工成本。接下来就针对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施工准备阶段防渗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渠道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应用防渗技术主要是为了预防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渗技术得以有效应用。在水利渠道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首先应该对水利渠道施工环境进行详细了解,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之前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降水量等实际情况对防渗方案进行设计;其次为了保证防渗设计在实际施工中得以有效應用,设计人员还应熟悉和掌握水利渠道的结构与建设目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遇到问题时应该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是一致的;最后施工单位应在水利渠道施工之前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完成材料的采购,并保证材料的质量,确保采购的施工材料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总之,在水利渠道施工之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加强防渗技术在施工准备中的有效应用,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促进防渗技术在施工中有效应用。
  (二)在水利渠道施工中对防渗技术的应用
  1.水利渠道工程混凝土防渗技术
  一般而言,水利渠道工程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和喷射混凝土,按照施工方式的不同将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分为三种情况,在不同的施工方式中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在现浇混凝土防渗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可以有效结合到渠床,并且不会有衬砌接缝;在预制混凝土防渗施工中,由于采用的是预制混凝土,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在喷射混凝土防渗施工中,由于喷射混凝土的质量较好,因此其施工有着较高的效率和质量。
  在应用混凝土防渗技术时,应该添加适当的化学剂,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和易性的改善,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混凝土防渗施工质量的提高,在添加的化学剂中,塑化剂和加气剂都是颇好的选择,当然,在添加这些化学剂时应控制好添加的剂量。除此之外,还应该添加适当的粉煤灰,这样有利于降低水泥的使用量,从而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为了防止混凝土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问题,还应该在混凝土浇筑之后设置3米左右间距的伸缩缝。总之,在水利渠道施工中应用混凝土防渗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破坏能力,也能够使混凝土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进而能够取得良好的防渗效果。
  2.水利渠道工程膜料防渗技术
  膜料防渗技术主要是将不透水膜料铺设在渠床表面,这样便可将膜料作为一个防水层,以此防止水利渠道的渗漏问题的发生。在膜料防渗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膜料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膜层是完整的和保护层的边坡是足够稳定的。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还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铺膜基槽断面,然后开挖渠槽,在完成开挖工作之后为了保证膜料铺设的平整,还需要对渠槽加以平整,并对槽内的杂草等进行清除;为了保证膜料大小与渠床表面尺寸保持一致,应该在膜料加工过程中按照渠道规模对膜料进行合理测量;在铺设膜料时,应该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膜料种类,并且在对重叠范围加以科学确定。
  3.水利渠道工程砌石防渗技术
  砌石防渗技术在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是把石料铺设在渠床表面,由此形成低透水性的石料防渗层,从而有效控制输水过程中渗漏损失的问题。在砌石防渗施工准备阶段,应先对渠床进行清理,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石料铺设出现空隙,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管石料铺设出现了空隙,也可以通过碎石对空隙进行填充。一般来说,在砌石防渗施工过程中应对块石衬砌的厚度进行严格控制,对勾缝的处理需要采用水泥砂浆。例如,在有着高地下水位的水利渠道工程区域,排水孔则需要设置在砌体之下,在块石砌筑时应错开横缝和纵缝,并采用想用的养护措施对其加以处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大量渗漏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我国水利渠道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必须在水利渠道施工中应用防渗技术,并做好施工之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以保证防渗技术能够在水利渠道施工中得以更好的应用,也能够因防渗技术的应用而促进水利渠道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莉莉,闫涛. 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探讨[J]. 价值工程. 2010(30)
  [2] 林森.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探析[J]. 价值工程. 2010(03)
  [3] 吴华.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探讨[J]. 经营管理者. 2009(15)
其他文献
【摘要】晃电其实就是指一切自然因素或不定性因素造成电网短时间内发生严重问题的现象,包括自然雷击、短路等其他故障。这些因素会造成电网电压的不稳定,忽高忽低,发生巨大的幅度变动,如果严重的话还有可能断电。本文首先阐述了晃电产生的原因现象及其影响,并且提出了防止晃电所采取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晃电;化工生产;原因现象;影响;预防措施  电网的晃电会使连续运行的设备跳车、生产中断。而
教学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启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予学生极大的主动性.对课文的理解突出一个“自我”,尊重学生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参
本周沪深300指数本周延续下跌趋势,周内以3192.8点开盘,最高触及3212.1点,最低探至3083.9点,下跌71.0点至3121.4点报收,跌幅为2.22%。从成交额来看,本周共成交2806.7亿元,较上周减少1122.1亿元。股指期货市场方面,IF1105合约以3203.40点开盘,最高触及3217.8点,最低探至3091.0点,下跌60.2点至3133.0点报收,跌幅为1.89%。该合约
期刊
期刊
德育对于学生们是十分重要的.它关乎到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等全方位的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的改革,德育越来越凸显出其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社
关于水墨小猴子的创作,作者运用人格化手段赋予他们安静呆萌、乐天知命、知足常乐、自觉自律的小人物模样,同时还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静猴.静猴有静候佳音的谐音,此谐音可为焦
用这样的一个标题,绝非制造所谓的引爆点,来赚得高点击,而是让更多的广告以及相关产业从业者从另外一个视角重新认识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广告行业。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绝对不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与医疗市场的全面开放,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需要面对的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更好的提高医疗质量,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上,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词块法就是一种针对英语词汇内容的教学手段,其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