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A—PET共混体系流变性能

来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PMMA含量小于7.5%的PMMA-PET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随着共混体系中PMMA组分的增加,非牛顿指数呈减小趋势,粘度有一定下降;在280 ℃低剪切应力时,ηa随着PMMA组分的增加而上升,在高剪切应力时,则相反;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基本上都大于纯PET.
其他文献
剧情回顾    1980年的英国,爱德华的妈妈努力经营着养老院,爸爸却和前来帮忙的少女纠缠不清。十岁的爱德华生活在老人们的世界中,他很好奇当这些老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于是他通过录下老人离世时屋内的噪音,来寻找死后生命的证据。
系统研究了PTT合成条件对PTT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和讨论了缩聚反应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酯化反应中应该使用催化剂,PDO/PTA摩尔比以1.8~2为宜.温度对缩聚反应进程有较大影响,
根据土耳其国际合作与协调署发布的《发展援助报告》,吉尔吉斯斯坦从2011到2015年一直是中亚国家中接受土耳其援助数量最多的国家。现有研究提出的经济和文化因素可以解释土
中职基础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特点,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教师实训教学效果较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了教师基础会计
在多相体系下对微晶纤维素进行了表面改性,得到了只改善表面物性而不破坏其内部结晶区结构的微晶纤维素,同时其分散性和与高分子体系的相容性也有一定改善.通过一系列的表面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每一个地区在塑造文化环境时,应当继承传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本文以吴文化在江南建筑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对吴文化的应用、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讨论,旨在为我国具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