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道内碳氢化合物极限热流密度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一代发动机热防护所采用的再生主动冷却技术中的传热问题,对超临界压力下碳氢化合物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主流温度、内壁温度、传热系数等划分指标,量化了正常传热、传热强化、传热弱化3个阶段的区间划分;定义超临界压力下发生传热弱化时对应的热流密度为极限热流密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压力越高、质量流量越大、加热入口温度越低,极限热流密度越高;采用拟沸腾数对极限热流密度进行表征,并发现拟沸腾数与入口温度和压力相关,与雷诺数弱相关;基于实验数据,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得到综合影响因素下极限热流密度的预测公式,数据预测偏差在±10% 以内.该研究结果可用于预测传热弱化现象的发生,为飞行器换热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保证飞行器整体的安全运行.
其他文献
2022年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五年主要任务,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白皮书约125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
期刊
为了提高彩色图像分割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融合特征自适应抑制式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在Lab空间提取图像色彩信息,采用Haar小波变换与半方差函数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得到7维融合特征以概括图像信息.利用带宽自适应的均值漂移算法生成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根据迭代过程中隶属度的动态变化自适应生成抑制因子,以改善算法的运行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相关经典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分割精度较好,运行效率较高.
为改善一维混沌系统密钥空间小,混沌行为简单等问题,提出一种n维组合混沌系统.在Logistic、Sine、Tent一维混沌系统中任选两个进行加权组合,将输出结果采用余弦变换进行耦合处理,进而得到相应的n维组合混沌系统.以二维混沌系统为例,对该混沌系统的Lyapunov指数以及分岔图等相关性等性能进行分析,并将其应于与较为经典的图像加密算法中.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混沌系统具有更大的密钥空间、更好的混沌行为,用于图像加密算法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为了揭示立式径向流吸附器吸附层内CO2和H2 O竞相吸附的传热传质规律,基于已有的氧化铝和分子筛的CO2和H2 O的吸附实验数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吸附层的CO2和H2 O的二元吸附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吸附层内CO2和H2 O竞相吸附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分析了流动均匀性和吸附性能的关系,同时对比了4种结构吸附器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中流动均匀性是反映吸附器内流场分布的参数,与吸附性能变化规律相近,且可侧面反映立式径向流吸附器的吸附剂利用率和吸附性能;向心Z型的吸附器其CO2与H2
我国高分专项发展十余年,天基系统和应用系统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省域高分中心在推动高分卫星数据区域化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高分云南中心建设发展为例,分析高分卫星数据在省域应用产业化推广中的实践与探索.高分云南中心成立6年来,聚焦核心能力建设、推动应用落地,建成高分数据服务和应用推广的专业能力,在云南省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示范性、带动性、规模化的高分用户群体,形成了初步的产业化探索与实践.
为深入研究对二甲苯悬浮结晶过程与晶体流动分布特性,明确影响结晶的关键因素,将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与粒数衡算方程(PBM)耦合,关联晶体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方程,模拟求解了对二甲苯的结晶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流动时间的增加,结晶器内的混合程度逐渐增加,30 s后流场基本保持稳定.流体在结晶器内主要为内循环流动与局部涡流并存,各区域温度差异很小,晶体在涡流区域的体积分数大于涡流区域附近的体积分数.粒度分布最大位置位于结晶器下挡板以及底部,随着区域流速的增大,晶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小,流速大于1.40 m/s时不
对基于LPN问题的公钥加密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一个低噪紧凑LPN (Exact LPN,xLPN)问题的变体Vx-LPN(Variant of the Exact LPN,VxLPN)问题,并证明了VxLPN问题和标准LPN问题一样困难.利用双陷门技术,分别构造基于VxLPN的选择明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Indistinguishability against Chosen Plaintext Attack,IND-CPA)安全的公钥加密方案和基于VxLPN的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Indistinguis
近年来,印度、日本、韩国频繁发布卫星导航相关政策.2021年,印度、日本先后发布了关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专门政策,并与美国签订卫星导航合作协定,拓展和深化与美国在卫星导航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以求快速推进本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这些政策制度举措,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印度、日本、韩国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也得以通过与印度、日本、韩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深度合作,增强了这些国家对GPS系统的依赖,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期刊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但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隧道众多,且隧道空间小,密闭性强,卫星导航信号被屏蔽,无法为隧道内部提供导航定位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隧道内定位对北斗导航定位服务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公路隧道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覆盖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方案及思路,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最后提出了对该方法应用于隧道内定位的展望.
从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历程角度,分析了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和核心要素,结合目前人工智能在通信网络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及其原理和方法,总结了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融合面临的数据来源、算法选取等技术问题,并展望了其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