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结天地宽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材料
  小明,男,11岁,思维活跃但学习成绩只是中等偏下。性格倔强,爱说谎,做错了事坚决不承认。
  家庭生活背景:本地人,父母离异,他跟着父亲,父亲又再娶,后妈生了个儿子,今年两岁左右。在家里小明只怕父亲一人,后妈想管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亲生母亲在大沥,母子一个星期相聚一次,也许怕儿子长大疏离她或其他原因,母亲对小豪简直有求必应:钱、玩具、零食、衣服……样样不缺,而且都买高档的。这种特殊家庭环境,造就了嘉豪软硬不吃的“泥鳅”性格。
  二、具体措施
  (一)架起桥梁,统一标准
  离了婚的夫妻往往会成为陌生人或仇人,在子女的教育上缺乏沟通。小明的父母就是典型。父亲望子成龙,母亲则爱子(说得严重点是争宠)心切,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都情有可原。但是孩子的教育大于一切!为了使他们在儿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我充当了桥梁的角色,三番四次联系他们,转达双方的意愿,也表明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立场:
  1. 爱,要严慈有度。首先要改变的是小明父母的教育观念。父亲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是“龙”不是打骂出来的,教育孩子要懂得挤时间、要有耐心,工作忙不是放弃孩子的理由。再忙也可以利用假日时间陪孩子做做运动、读读书甚至坐一坐聊一聊都是增进感情的机会。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关系不亲密态度不软和怎么让孩子听话呢?
  2. 爱,精神比物质更重要。母亲爱子心切乃人之常情,但一味纵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自私的做法,只顾虑孩子是否亲近自己,而不考虑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母亲称职吗?爱的表现不单单是物质的满足,精神上的支持、抚慰更重要。即使一个星期才相聚一两天,但教育、监管的责任不可以忽视,该做的作业该看的书一样都不能拉下,生养孩子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而不是为自己的后半生筹谋。
  (二)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1. 老师全方位的关心。教育学生不单单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等学习上的教育,还应该包括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引。对小明的教育我也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除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外,课余时间也经常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了解他的心理状况。看他作业马虎,我会说:“小明今天的作业与衣服不相称,快把作业美化一下。”见他带玩具回来,我会说:“小明今年几岁?怎么把弟弟的玩具带回课堂?”既然他软硬不吃,那我就跟他耍太极,避重就轻,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同学最真诚的接纳。在一次名为“我需要……”的主题班会中,小明说的是“我需要朋友”。借这个机会,我问同学们:“如果小明是你的朋友,你希望他怎样跟你相处?”同学们都认为他很讲义气,但是希望他脾气缓和些,不要太计较。我问小明:“你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吗?能符合他们的要求吗?”小明说:“我想和小东他们一起打篮球,但他们总是说够人了。”原来班里几个篮球好手是怕他中途发脾气才拒绝他的。这次班会打开了双方的心结,男孩子很容易就玩成一团了。
  (三)找准软肋,一矢中的
  有一次上英语课发测验卷,小明不及格,老师只不过轻描淡写地说:“爸妈给的聪明脑子要用好,像你这么懒,再聪明也没用!”小明拿一把抢过试卷,气冲冲回到座位用力把试卷“啪”一下拍到桌子上,声音大得很。
  我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去教室找他,只见他满脸怒容、双拳紧握,好像所有人都是他的仇人一样。面对这只受伤的小野兽,我首先想到的是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我把带到体育室,指着沙包说:“来来来,老师陪你打沙包,把不满都发泄出来。”他二话没说,跟着我一拳一拳用力地打起来。直到我俩都打累了,我才拉他坐下来问原因。他说:“老师说我懒散,父母又不管,同学还冲我笑——离婚又怎么啦?干嘛笑话我……”他委屈地哽咽着。我的心颤抖了:这正是他心头无法打开的结呀!我轻轻地为他拭去泪水,柔声说:“孩子,不要哭,让老师和你一起面对所有的伤痛,好吗?”他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我,擦干泪水又滚落下来——就像受委屈的孩子见到妈妈一样。
  经过一番劝导,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找老师道了谦。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教育即沟通。作为教师,如果能和学生良好地进行交流沟通,就能使学生觉得自己的话值得聆听,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更加顺畅,然而在平时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师生之间沟通不畅或难以沟通,进而师生之间难以达成真理解,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它除了说明我们在做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注重方式方法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师生之间到底有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否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那把钥匙。  一、
“听语文课最没劲儿”,这是学生们的反映。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映,尽管不能单方面去责怪老师,但与老师讲课的“乏味”是密切相连的。那么如何将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让学生听起来“有劲”呢?我觉得老师认真加强自身内在的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良师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我们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为学生好朋友,一起欢笑一起忧  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首先是来自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如果教者建立了正
自2012年番禺区启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各学校对思想品德研学案的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各学校教学模式不同,思想品德研学案的内容及使用情况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了解“研学后教”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研学案使用的真实状况,发现和总结教师在使用研学案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研学案有效使用的建议,对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研学后教”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
2010年11月25日,哈尔滨东华苑一个追悼会会场内拥满了送别的人群,还有百余人默默地站在追悼会会场外。一排系着挽联的花圈倚墙而立,摆放在最前面的是由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等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需要积累和不断的内化,如果仅仅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学生很难真正的感知文字和语言的魅力,更不可能引发内心的思考。  一、相信学生,引路“自学”  笔者在组织学习粤教版必修3《唐诗五首》中的《从军行》(其四)时,给学生补充《从军行》七首中的其他六首,提前一周时间做了如下“自主学习”指引:  (1)借助资料,了解王昌龄的经历和作品。  【展示交流方式】课堂分享王昌龄的经
案例背景张博源,男,汉族,本科和硕士就读于国内知名的医科大学,之后在美国知名的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且拥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看完张博源的简历,A医院的院长刘正义十分兴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自愿、高兴去做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照顾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要富有趣味性,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基于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立足于课文内容,设计出一些生活化、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提
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英语交际环境  作为青年教师,要致力于发掘出现行的英语教材(Go for it!)中所提供的内容中那些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材料,把生活中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
作为小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渗透,使他们从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质疑问题,激发科学兴趣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总是希望认识世界,所以在学习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天真的疑问。正确回答他们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能够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研究事物的习惯。例如在《黄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