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Ap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语境下的高职教育正向着素质化,通识化发展,如何在博雅教学模式下培养出高素质的声乐人才,将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博雅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声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
  声乐教学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部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音声乐人才培养十分重视,极大调动了院校对声乐课程潜力的挖掘,声乐人才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声乐乐的积极性,在多所院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声乐乐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越来越多的声乐乐人才走出校园,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喜爱。但是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声乐教育仍然存在诸如教育幅度不够,缺乏适当方法,基础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本文将在“博雅教学模式”的语境下探讨如何应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力求对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提供理论帮助。
  一、针对“博雅教育”的总论
  (一)何为“博雅教育”
  对于大陆文化圈而言,博雅教育并不像字面涵义那般陌生,它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素质教育”,台湾对博雅教育的翻译更为直观——通识教育——也是最能突出该教育模式的核心翻译,而本文将要论述的“博雅教育”则是香港的译法,博雅教育还存在其它一些翻译形式,例如:人文教育,通才教育,文科教育等等[1]。聲乐教育使用“博雅”一词,意为培养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才,能够实现对人类灵魂的塑造,在博雅教育模式下,学生会脱离庸俗,迈向卓越,成为真正的艺术人才,文化人才。
  (二)博雅语境下,如何界定人才
  博雅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新形势,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博雅教育的語境下,究竟何为人才?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教育界曾经试图为博雅教育下的人才观做出定义,在多位著名教育学家的共同探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博雅教育是针对高等教育人才而言的,意在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科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普通高等院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在博雅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应该成为有集体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具备全方位能力的新时代主人。博雅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知识储备,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上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和感受力。总之,解放人的自由性,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成为内化自然与人文经验的“社会主体的人”,就是博雅教育的人才理念,音乐教育是博雅教育中培养情感价值,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关键课程,而声乐人才即是博雅人才观的表现形式之一[1]。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博雅教学模式下培养声乐人才的意义
  (一)博雅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
  声乐是一种独特的价值表现方式,它以旋律唤起学生的内在审美机制,感悟能力,使学生在无需言语表达的情况下获得价值提升。例如,在博雅教学模式下的成功典例——音乐赏析课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聆听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学生的情感伴随着曲调渗透进对友谊、共鸣、生命的无常性、情感的永恒性等等价值元素的领悟中,音节的激荡悠长好似学生情感的矛盾斗争,最终在复归平和的情绪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定位[3]。这是在其它教育形式下难以获得的自由体验。
  (二)博雅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
  音乐的本质是创造力,它是一种艺术创造形式,更是一种自我创造本能。博雅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在热爱音乐,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创造音乐的欲望。在声乐教学中,无论是翻唱一首歌曲,模仿一段琴曲的再创造,还是能够独立创新作品的原创行为,都会在博雅教学模式下得到支持和鼓励,指导和培养[3]。博雅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只有宏达的教育理念,任何能够符合人本性需求的教育模式都会获得博雅教育光辉的普照,学生不会被要求去做,只会自发自觉去完成,为学生预留了无限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三)博雅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博雅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对于声乐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现代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课业安排会偏重于技能训练及其考核,使得很多学生无暇关注其它基础学科和素质学科。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使学生最大范围内提高声乐素养,成为一名有知识力、鉴赏力、创造力的声乐人才,将是博雅教学模式所能提供完美解决之策的问题之一[3]。博雅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成果效率。这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难以实现的目标,高职院校的音乐人才培养必须依靠博雅教学模式展开。
  三、博雅教学模式下的声乐课存在的问题
  无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博雅”理念难以贯彻落实,很多高职院校的声乐乐教师深知博雅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上遇到很多困难,于是便止步不前,不敢尝试,无法带领声乐教学走出新的道路,转而回归传统窠臼,致使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水平与以往大同小异,始终得不到质的飞跃,更不用说声乐人才的培养了。能否突破教师灌输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毫无互动,将是突破该难点,走出培养声乐人才的关键一步。
  四、博雅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声乐课堂的方案研究
  (一)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可参与性
  任何教学的成败均来自学生的自觉参与程度。教师发挥的最佳作用仅仅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传授学生多少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博雅教育的理念便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方法,获得内在觉醒[2]。所以,博雅教学模式下的声乐课堂中必须回归“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让声乐人才的培养实现于课堂之上。
  (二)提高声乐课堂的兼容能力   博雅教学模式是针对于学生的教育需要创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比如声舞专业、影视表演专业这些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天赋能力,这些专业都设有声乐课。如何能让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同一个课堂中来?势必要提高声乐课堂的兼容能力,在课程内容和讲课风格上适当兼顾学生的专业气质和专业需求,形成声乐课程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交叉,提高声乐课程的应用性和与时俱进的色彩。这也是博雅教育理念的“通识”要求。此外,通过舞台的歌唱表演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求的各种能力,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较高的音乐、文化素養,实现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声乐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创造力
  不能使学生发挥出创造力天赋,就等同于没有发挥出博雅教学模式的优势。博雅教学模式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博雅教学模式下的声乐课堂,应该以学生能够自主“创造音乐”为出发点,这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成为音乐家,而是意在挖掘学生的一切创造形式和课堂潜力。学生被旋律所感染写下的音乐评论,学生自己创作的歌词,学生自行弹奏的乐段,都是学生创造力火花的闪现,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将成为博雅课堂模式下音乐通才的最完美表现。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岗位而设计,以舞台演唱为重心,探索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达到社会就业市场对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的各种要求。
  结语: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无定法,学无定论,随机应变,因材施教。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应该在不断的努力中挖掘博雅课堂模式的无限潜力,以培养新世纪通识能力下的声乐人才为毕生的职业追求。
  参考文献:
  [1]苏祥玲.论声乐市场的人才需求与音乐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异步性与解决途径[J].歌海,2009,03:147-148.
  [2]曾泓,黄淑梅.论高职声乐“就业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高职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0,07:38-39.
  [3]宋委.声乐人才的培养与声乐教学艺术——评《声乐教学艺术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127.
  作者簡介:陈晔,1978.12出生,女,汉,浙江省湖州市,硕士研究生,讲师,声乐专业,声乐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职生的诚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的影响到了学校的日常管理,甚至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二是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意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当代中职生的诚信问题,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力求提出可行性对策来解决学生的诚信问题。  关键词:诚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1.导致中职
【摘要】对于,对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笔者所教的高中体育学科为例,如何提升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构建有效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从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高中体育课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评价阶段的有效性提升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由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摘要: 音乐 能力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51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由于开发智力,特别
1研究目的  竞技武术套路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以运动员个人完成的成套动作的优劣决定胜负。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难度越来越高,并且扣分重,不易完成,是不论在训练和比赛中都是最容易失误的动作,也是关系到比赛成败的关键点。本文通过记录河北优秀运动员的膳食及难度完成情况,了解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的营养和训练状况,研究武术套路运动员膳食营养和训练量强度的科学监控,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的膳食营养调整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