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刑并“从业禁止”r湖北丹江口首例食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

来源 :楚天法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k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8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以汪荣洲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近日,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汪荣洲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禁止被告人汪荣洲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本案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汪荣洲在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体赔礼道歉, 并在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发布消费警示. 这是丹江口市查办的首例食品安全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其他文献
Aim: Traditional facelift techniques rely on pulling. They approach the superficial or intermediate layers where the facial nerves and muscles are located, incr
摘要:审判公开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媒体监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司法公正,推动者司法改革。但不可否认,媒体过分、没有限制的报道也对司法独立与权威造成了侵蚀,更多的则体现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定位媒体监督与审判公开的关系,合理界定二者的界限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关系出发,结合现实案例,研究二者的和谐与冲突以及现行我国媒体运作方式和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呈现出来。保护性耕作在农业生产中以其独特
目的:通过T7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具有临床价值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   方法:利用T7噬菌体cDNA文库与5例乳腺癌患者血清和5例体检正常对照血清进行4轮亲和性筛选,噬菌体在E.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