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与“有意义惩罚”的实现

来源 :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ki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惩罚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成为基本共识后,需要进一步讨论这种正面的教育意义“是什么”以及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惩罚(教育惩罚)应当“如何做”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的首要障碍在于“惩罚”是人类社会里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被包裹上了许多层不同的意义。通过历史和文献梳理,可以初步区分出七种不同意义的惩罚:作为后果的惩罚、作为管控的惩罚、作为报复的惩罚、作为弥补的惩罚、作为立威的惩罚、作为纪律的惩罚和作为荣誉的惩罚(惩罚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六种意义同“作为警示的惩罚”共同构成了“教育惩罚的意义系统”(惩罚可能具有的正面教育意义)。在教育中实现“有意义惩罚”可以遵循三条“意义原则”(正面意义原则、丰富意义原则、高级意义原则)与两条“准备原则”(意愿准备原则、基础准备原则)。
其他文献
<正>我国出生缺陷率约为5.6%,其中染色体疾病约占出生缺陷遗传学病因的80%,而目前染色体病暂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产前筛查和诊断是防控这类疾病最有效措施。自1997年Lo等[1]在母体血浆中发现游离的胎儿DNA (cffDNA)以来,其为产前筛查开辟了新的途径。cffDNA由在母体血浆中循环的小片段(50~200个bp)组成,其来源可能与细胞凋亡、坏死及在较小程度上的活性分泌有关,在妊娠期女性
目的 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联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81例NT增厚进行产前诊断的胎儿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在281例NT增厚的孕妇产前诊断分析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异常率为15.66%(44/281)。其中占比最高的21三体检出28例(63.64%)。高通量测序检出异常59例(21%)。将NT厚度2.5~2.9 mm、3.0~3.4 m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的财务工作也进入了智能财务新时代。企业需要处理越来越多来自内外部事务的繁琐数据,极大地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数据是企业财务分析面对的首要难题。人工智能在财务领域中的快速发展表明,传统的财务工作遭到了较大的冲击,对财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情况等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总结智能财务的研
<正>元代宗教题材尤其是道教题材在绘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1身为道教徒或具有道教信仰、崇尚道家思想的画家有赵孟頫、黄公望、吴镇、倪瓒、方从义、张彦辅、吴全节、张雨、邹复雷、冷谦、邓宇、吴伯理等。其中,倪瓒无疑是一位重要人物,其绘画天真幽淡、不拘于俗,与他的思想和信仰密不可分,颇具代表性。他的画、诗、书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同时受到儒、道、释多重影响,但道家和道教影响最为深刻而持久。~2
期刊
中华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现象日益明显。关于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研究,民国时期是中国油画很重要的启蒙阶段。以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为前提,以徐悲鸿为例进一步研究民国时期油画作品中写实主义观念,并从油画传入和影响的角度来研究民国时期的绘画发展。根据西方绘画与民国时期国情和社会的联系,以徐悲鸿为代表进行研究,为什么能够接受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在传入国内时经历了什么。首先,在社会变革中造成了大众思想的转变,
多发伤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导致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GI),而且发生率日益增加,人们也越来越关注AGI的研究。但目前对于多发伤并发AGI的诊断,没有特异性的指标,导致难以早期识别;救治上也没有明确的方案。笔者就近年来有关多发伤并发AGI评估,以及肠内外营养对AGI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多发伤并发AGI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目的 探讨链式管理对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科116例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与观察组(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链式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链式管理干预后,观察组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体征稳
涉及北京地区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但文献中仍缺少同时考虑其他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文章对北京市2020.03-2021.02每日空气质量和气象指标展开研究,得出近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天气状况、风向都对PM2.5浓度有着显著的影响;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都得出PM10、SO2、NO2、CO对PM2.5浓度都有着显著的正影响,但风力对PM2.5浓度有着显著的
干旱事件是干旱区频发、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和水循环过程的极端事件之一.当前有关气候增暖背景下干旱事件对干旱区生态系统胁迫作用长期变化的研究尚不充分.鉴于此,我们基于多种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阐释了1982—2015年全球干旱区干旱事件及其对生态系统胁迫作用的长期变化,并揭示出干旱事件中关键干湿要素和生态胁迫配置类型的转变.(1)气候平均而言,全球干旱区不同程度干旱事件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和烈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