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0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0月份,全国电力供需平衡。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延续7月份以来快速增长趋势,高载能行业、制造业用电量增速比上月略有提高。上半年水电多发、火电发电量低迷,但下半年以来全国水电发电量连续4个月同比负增长,大部分水电大省出现负增长,为火力发电留出了市场空间,10月份全国火电发电量增速仍然超过10%;水电、核电设备累计利用小时均比上年同期回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实现由负转正,风电发电量快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明显增加。电网投资同比较快增长,电源投资微降,其中核电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三成,西南水电集中投产带动水电新增规模创同期新高;电源项目在建规模同比大幅减小。全国跨省区送电量保持平稳增长;10月份,四川水电外送、阳城送江苏、东北送华北电量增加带动全国跨区送电量同比快速增长;溪洛渡-广东直流工程投产,带动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由负转正;10月份三峡电厂送出电量大幅下降。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
  1-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38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10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8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0%;第二产业用电量31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2.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6.4%;第三产业用电量5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6.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7.1%。
  分地区看,1-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4%)的省份有14个,其中增速高于10%的省份为:新疆(31.9%)、安徽(12.7%)、重庆(12.6%)、青海(12.6%)和云南(11.0%);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最低的三个省份分别为黑龙江(2.2%)、吉林(2.7%)和山西(3.4%)。
  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仍保持较快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用电量3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7.5%;第三产业用电量4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2.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0个百分点,比上月下降4.6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7.9%。
  分地区看,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的省份有13个,其中新疆(30.6%)增速高于20%;上海(4.7%)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最低。
  10月份制造业用电量增速比上月略有提高
  1-10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14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1.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4.7%。其中,轻工业用电量为5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量为26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
  10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32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5.9%。其中,轻工业用电量为5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量为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
  1-10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32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10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全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76.9亿千瓦时/天,比上月减少3.4亿千瓦时/天,是今年4月份以来最低的一个月。
  10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增速比上月略有增加
  1-10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3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6.0%。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建材行业用电量25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4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有色金属冶炼行业3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建材和钢铁行业用电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5.9和12.3个百分点,化工和有色行业用电增速回落1.6个和2.1个百分点。
  10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增速比9月提高0.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3%;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2.7%。其中,化工行业用电量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2.0%;建材行业用电量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1.9%;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4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环比增长3.3%;有色金属冶炼行业3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5%。
  10月份水电发电量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截至10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1.73亿千瓦、同比增长10%。其中,水电2.36亿千瓦、火电8.45亿千瓦、核电1461万千瓦、并网风电6982万千瓦。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30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发电量43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65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24.0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水电发电量6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分省来看,在水电装机较多(超过1000万千瓦)的7个省份中,仅有云南(42.3%)、四川(13.0%)和湖南(1.6%)正增长,另外四省下降幅度较大(湖北(-40.6%)、广西(-34.4%)、贵州(-29.8%)、青海(-24.5%));水电发电量最多的三个省分别为四川(181亿千瓦时)、云南(178亿千瓦时)和湖北(79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63.2%。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345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10月份,火电发电量33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分省来看,火电发电量增速超过20%的省份有西藏(93.4%)、新疆(58.3%)、湖北(37.4%)、重庆(26.1%)、贵州(24.1%);负增长的省份有北京(-18.4%)、云南(-7.2%)、上海(-3.2%)、江苏(-2.1%)和浙江(-1.5%)。
  1-10月份,全国核电发电量9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2%;其中,内蒙古风电发电量300亿千瓦时,占全区发电量比重达到10.1%。
  1-10月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由负转正
  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3752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51小时,降幅较1-9月份有所收窄。
  分类型看,1-10月份,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878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37小时;在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7个省份中,仅四川同比增加5小时,湖南、云南、青海、广西、湖北、贵州分别降低116小时、150小时、265小时、337小时、618小时和819小时。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111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3小时,利用小时同比实现由负转正。在火电装机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的10个省份中,浙江、山西、山东、河南利用小时提高159、60、50、15小时,其他省份均比同期有所下降,其中下降较多的为广东(下降335小时)和辽宁(下降149小时)。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652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6小时。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691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37小时;分省来看,风电设备利用小时较高(超过2000小时)的省份有青海(2380小时)、新疆(2285小时)、上海(2064小时)、福建(2053小时)、广东(2038小时)、天津(2001小时);在风电装机超过200万千瓦的省份中,除河北外,其他省份利用小时均有所上升。
  1-10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其中,华北送华中(特高压)7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华北送华东14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东北送华北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8%;华中送华东7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5%,华中送南方1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3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3%。三峡电厂送出电量7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4%。
  1-10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6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其中,内蒙古送出电量11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山西送出电量660时,同比增长0.7%;湖北送出电量674时,同比下降17.9%;安徽送出电量3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四川送出电量6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7%;贵州送出电量46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云南送出电量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5%;宁夏送出电量2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
  10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三峡送出电量5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3%。各省送出电量合计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南方电网“西电东送”1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进口电量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出口电量1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3%。
  西南水电投产带动水电新增装机规模创新高
  1-10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6295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542万千瓦;其中,水电2228万千瓦、核电221万千瓦、风电78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361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92万千瓦、221万千瓦、68万千瓦和326万千瓦;火电新增2700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少投产265万千瓦。10月份,新投产重点电源项目有:三峡溪洛渡水电站2台77万千瓦机组、三峡向家坝水电站1台80万千瓦机组、国投锦屏二级水电站2台60万千瓦机组,以及华电句容电厂一台100万千瓦机组和大唐虎山电厂一台66万千瓦机组。
  分省来看,新投产电源项目主要集中在云南(1282万千瓦,其中水电1234万千瓦)、四川(716万千瓦,其中水电617万千瓦)、江苏(650万千瓦,其中火电613万千瓦),三省合计新增容量占全国新增容量的42.1%,其他省份新增容量均少于450万千瓦。
  1-10月份,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157万千伏安,交流线路长度29460千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973万千伏安和5577千米;新增直流输电能力285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2685千米。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O级大地震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迅速组织记者赴灾区一线采访,并对汶川大地震灾情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抗震救灾的各项决策、措施和进展,进行
“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特高压和智能电网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及新型业务拓展、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也对电网调度控制运行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西省婺源县供电公司为造就一支思想牢固、懂技术、会技能、善于管理的高素质调控队伍,从班组入手,通过开展全面、全员培训,提高调控班组成员在解决问题时的快速反应力和优秀的判断能力,为电
就新闻舆论工作而言,表达是点燃思想的火炬,创新表达可以有效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呈现分众化、差异化的趋势。要从媒体竞争中突围,在舆论引导中制胜,空洞说教、生硬灌输不行,追求猎奇、编造故事不行,刻意迎合、取悦受众不行,庸俗媚俗、极端表达也不行。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把职工发展融入企业发展规划中,为每位职工开辟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职业成长道路,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绩效管理的推行不仅有助于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更日渐成为企业提升经营业绩、树立战略导向理念等重要改革措施的保障。人力资源工作者在推行绩效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重视绩效管理组织构建、绩效目标的体系化与层层分解、绩效辅导与提升的实施策略等常规技术问题,还要在推行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回头反思、再研究绩效管理的重点问题,重新校准推行绩效管理的目标、路径和力度。  绩效管理的重点问题  绩效管
中央电台已先后深入浙江湖州、江西赣州及海军某部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当了解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些中小学师资力量仍然薄弱,特别是语文课文诵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时,发挥播
<正>电视剧是我国最大众化的精神文化消费产品,在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绩效技术(Performance Technology,简称PT)和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lce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s,简称EPSS)是国外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一直没有引起我国教育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前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步骤.广播电视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理应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威部分.我国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