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更新,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总结出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使得课堂教学更符合 先到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其中,很多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值得学习交流。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思维比较活跃。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有效的表达出来。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
  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逻辑方法不一定能彻底了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
  充分发挥教学用具的作用,也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兴趣爱好。
  这相对于简单枯燥的数学知识讲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指导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注重教知识,把数学知识一股脑的传给学生,让学生记住看就认为是掌握了。而学生只有套用和模仿,如果变换了知识的出现形式,学生很茫然不知从何下手,这正是由于教师没有关注学生有没有正确理解知识的原理。学生学习变成被动、依赖,探究能力弱。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理解积累,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法研究,传授给学生歇息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学会过渡到“会学”。一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都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生利用写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就能获得亲生体验,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多提问多交流。帮助学生选好观察点,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在看中辨析,思考,曾强观察力,激发求知欲;通过指导练习,强化“做”的过程。在练习中,教师样突出练习的目的性、启发性、针对性、多样性,促使学生系统的探索知识,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会、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的方法,比如,理解记忆法、分类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
  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年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正是阻碍师生互动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习材料时,就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选择生动有趣的素材,并以丰富多彩、活泼形象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加强学生间的互动。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基于自己的经验的背景,不同的学生会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思路,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如: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我先让同桌同学实验:①两人同时相对走来,再背对走开;②同时同向走去。这样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先让学生先做,体会、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探索、讨论和交流,总结出问题的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点拨。这样,比老师事先给学生讲出这个方法,再一步一步进行巩固练习要好得多。在研究问题,探索结论的过程中,师生、生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促进学生协作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利用数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应该是指数学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等实践和思维活动, 而不是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的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甚至认为数学课上活动越多越好,这是致使许多数学课堂“静”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这些课堂上,学生忙忙碌碌,或动手操作,或合作交流,或画或跳,甚是热闹,而唯独缺少“独立思考”与“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主动,但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达到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个问题下去,热闹的课堂马上安静下来,但静悄悄的课堂并非一潭死水,那却是学生思维在积极地运行。当思维一旦冲破了种种迷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以后,课堂一定因为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想法而又显得“热闹”起来。所以教师不要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会。
  四、提倡小组学习,运用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倡小组学习方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以相互帮助,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差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差生稳步前进,并在前进中提高自信心;有助于差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的长久热情。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创造一系列小组学习的活动,使学生互助学习,这样对优生的学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有助于优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其次,有助于增强优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的调节能力;最后,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孤独感,增强自我价值和自尊心;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都要经历苦恼、反思、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记住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处理教学中的“突然”事例,不断地自身调节,以达到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把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使所教的小学课堂变为学生善思的场所,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参与-发展”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胡明忠主编,2004年4月第1版。
  [2]《教學策略》,周军著,2003年12月第1版。
  [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张定强主编,2005年9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各级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据此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改良教学模式和方法,用以辅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继而不断提升其学科素养。在此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也要以学生为核心来设计教学方案,结合其年龄灵活使用游戏教学策略,从而迅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切实增强本学科的教学效果,最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二年级,数学游戏,策
我从中等师范毕业后,十几年来一直在偏远的农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这些年来,我觉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由于环境因素、教师素养等原因,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长期处于
报纸
摘 要:随着人们对于教育方面更加看重更加关切,老师作为在学生的启蒙路上的领路人任务中责任更加巨大,不仅是自己作为老师的责任,还有家长的期盼学生的未来的希望,一切都让老师的责任更加重大随之引来老师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这样不仅不利于教育事业,同时也不利于课堂的教课质量,不仅对老师的身体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也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  一、 引言  大家往常的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数形结合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用越来越频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此,本文浅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并分别从提供材料,指导学生展开概括、积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锻炼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以及注重课后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等方面,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数学思维,一题多
【摘要】回眸人类创新发展的历程,呈现一个“蛙跳”式的轨迹,成因在于宏观创新环境的不自由遏制了创造力的成长、限制了创新;横览全球创新型国家的分布也呈现出与自由环境的某种相关。显然的结论是,创新离不开自由,作为能力存在的创造性的培养也离不开自由宽松的环境。  【关键词】自由 创造性 价值  一、人类创新历程的“蛙跳”现象  翻开人类的创新历史,不仅惊诧于创新历程的“蛙跳”现象:创新成果并不均匀分布于人
面对资源日趋匮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城市生活垃圾的激增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资源废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又一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准好氧填埋技术的
大剪跨比密肋复合墙体处于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受力状态,墙体的整体弯曲作用造成其破坏形式主要为压弯破坏。依据作者前期完成的密肋复合墙体压弯剪复合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及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为学生对汉字和语言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贯穿着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识字作为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低年级阶段又作为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需要拥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加以辅助。在充分分析学生心理特性以及学习方式下,在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入趣味因素,通过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识字教学的兴趣,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以本文从小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