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有效结合的途径探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c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之间存在“裂痕”,没有形成协调、互动的状态。本文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具体教学环境,提出了几点两者有效结合的现实路径,以期真正促成基础英语课程与专业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英语课程 专业英语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a)-0083-01
  
  伴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项语言交流工具,其重要性愈发凸显。高职院校旨在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自然也需追随时代潮流,重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课程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进程中,也有不少院校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纵览现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存在与专业相脱节的“症结”,两者未能达到有效衔接,以至于基础英语课程无法为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助力,同时专业英语课程也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将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有效结合,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主要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与专业对接薄弱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无法满足专业性的特殊需求,陷入到应试化、形式化的藩篱中。在高职院校教学格局中,基础英语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使用全校统一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虽然这对组织教学、考试测评有利,但却忽视了高职教育中的专业针对性。再加上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只负责基础的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无法凸显各专业特色,教学形式上采取传统英语教学中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处于这种统一的范式下,基础英语教学容易游离于高职教学培育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教学目标之外,造成自身教学职能的涣散。
  另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并未真正体现出英语教育与专业特色的有效对接。专业英语属于专业课程,一般由各系自行聘请教师授课。在高校追求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的应试化背景下,专业英语被看作是基础英语课程的“后续工程”,课时偏少,随意性程度强。专业英语孤立于基础英语课程之外,两者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得不到有效融合,在此形势下,不少专业课程既不重视英语基础知识技能教育,也没有达到专业辅助的效果。一些专业英语甚至只是随意整合一些和专业有关的英语材料,沦为“英语阅读课”。同时,专业英语教材也无法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内容陈旧,与本行业发展趋向和岗位需求脱节。
  
  2 有效衔接的现实途径
  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之间有着诸多“裂痕”,包括课时计划、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形式、师资力量等方面。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性之间的衔接,需要基于对学生基础英语知识技能的培养之上,关注其专业要求,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增强两者的融合性。主要说来,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有效结合可从如下几种现实途径入手。
  (1)树立“以基础为支撑、以专业为方向”的教学理念,破除陈旧教学范式的束缚,对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实行对接管理,促成二者的充分交流和互动。理念是开展实践之前的先行一步,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课程应首先在理念层面确立专业性的地位,改革以往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围绕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一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应将专业英语教学放到重要位置,增加专业英语的课时安排,协调基础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之间的关系,避免两者内容上的重合或者冲突,尽量让基础英语课程偏重于基本语言素质积累,而专业英语偏向于传授特定社会岗位所需求的英语技能。为保证基础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达成沟通合作,高职院校可设置英语教学管理机构对两者进行督导和组织优化,积极引导教学方案、课件试题资源、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融汇与互动。比如可以建立起网上英语材料资源库,使得学生能够自行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又或者组织基础英语课程教师与各专业的英语教师开展座谈会,交流彼此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中审视问题、摸准方向。诸如此类的融合方式可以让两条原本分离的“河流”合二为一,形成教学理念、知识人力资源、教学活动的和谐统一。
  (2)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用专业化的视角规划基础英语课程,同時专业英语课程应打破以往形式化的“痼疾”,站在基础英语的根基之上注重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渗透和理解。基础英语课程教师应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比如说,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材料作为朗读训练、阅读训练的素材,有意识地在课程中吸纳一些专业词汇、词组,又或者设置与学生行业相关的情境对话、播放具有专业特色的音视频英语素材等等。同时,专业英语不能流于表面,而应切实深入到行业领域中去,这也就要求专业英语教学应以基础英语为原点,一步步走向行业、走向特定的岗位。因此,专业英语应从专业词汇、句式、短语积累出发,在专业文本阅读理解、写作、翻译等训练环节上加大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创造在外实习、指导的机会。只有让基础英语课程走出传统教学的巢穴、走入专业化的视野,并让专业英语日益渗透到现实实践的土壤中,才能促成二者的有效结合。
  (3)优化基础英语课程的内部专业化模块,加快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凸显基础英语教材与专业性的结合特色。之前“基础英语课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格局并没有对二者进行良性磨合,为使它们能够真正互为补充、浑然一体,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的改革应细化到内部教学流程模块中,推翻以往“单词记忆-朗诵阅读-真题训练-考核点评”的模块设置,而对专业英语的模块加以吸收和容纳。例如可形成“基础知识积累-专业阅读-交际英语-全面考核”的教学模块,首先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训练,其后在阅读模块和交际模块中融入专业化知识体系,并以学生的互动参与情况、日常测试成绩、口语表达交际能力、阶段性测试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全面指标。除此之外,针对基础英语教材和专业英语教材滞后于实践这一状况,高职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应着力于推行教材改革,根据时代变化所带来的行业变动需求来设计教材内容,融入全面、时新的行业素材,增强现实感和有效性,并让基础英语教材和专业英语教材在内容和思想上层层深入、衔接得当。
  总之,高职院校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有效结合的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理念领域和实践领域不断加以推进和深化。唯有以专业为方向、以基础为支撑,积极探索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有效对接,方能显示出高职英语教学的本质教学目标,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素能。
  
  参考文献
  [1] 刘晓维.高职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杨艳.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的有效结合[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 魏英玲.高职英语教学及改革现状调查报告[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3).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MANET移动自组织网络系统,对自组网节点设备中关键的无线通信单元进行分析,根据其体系结构进行了网络层次划分,重点讨论了两种切实可行的无线通信单元设计方案,对应各个
随着通信网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通信网光纤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不仅仅为人们日常的通信带来了实质性的困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下面
在计算机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java程序设计作为一门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在互联网时代占据重要地位。民办高职院校顺应时代需求,陆续创办学习JAVA程序设计的课程,但是在
摘要:目的 通过对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总结,初步探索实验课改革方法。方法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开放性实验室、网络拓展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践。结论 开放式流行病学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流行病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48-02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知识加以初步了解,构建对计算机感性方面的认识,培养学生使用、学习计算机的意识及兴趣。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并非仅仅是
CoMP技术是LTE的主要技术之一。文章主要针对CoMP的下行传输,从基础模型上分析CoMP的基本工作方式,并深入探讨了多基站协作模式方案。
摘 要:新世纪人才的特征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主渠道。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024-01    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
黄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运输过程另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黄磷行业产能迅速扩张,加剧了黄磷物流环节的压力,运输黄磷货物的数量急剧上涨,运输的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高级工考工教学,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竞赛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员 高级工教学 任务驱动法 分组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  计算机操作员高级是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高级工考工的指定教程,该考试突出操作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缆通信线路的维护与管理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详细分析了人为因素对光缆通信线路维护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光缆通信网络管理查询系统的构想,通过加强对光缆质量进行监管等多种措施实现对光缆通信线路的维护与科学管理。  【关键词】光缆 通信线路 维护 管理  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方面,光缆通信线路的维护与管理是工作的重点,光缆通信线路直接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