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问题的分析与阐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在教学中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与此同时,在班级授课制下采取了与班级管理对接的班干部制度,通过在班级中选取具有一定领导能力和高度责任心的同学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事务,推动班级整体发展。我国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设立班级管理制度,不少小学生在上学不久就已经成为班级的“领头羊”。然而,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的代表人,小学班干部呈现了明显的权力异化倾向,即班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显现严重。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背后的原因,以净化小学班级环境,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干部;班级管理;异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77-02
  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事务、推动班主任和班级同学沟通联系的有效组织者。作为班级组织群体,班干部具有凝聚班级向心力、推动班级积极进步的重要作用。当前,在小学学校中,班干部已经成为班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群体。然而,小学生没有完全正确的价值观念,班干部在管理中权力过大,出现了权力异化问题,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正常管理,并且“官本位”的环境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不利。
  一、小学班干部权利异化问题的界定
  权力异化是由于权力过大而导致的腐敗问题,其主要应用于公共权力问题中。然而,近年来小学班干部的权力异化问题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班干部首先是为了适应班级授课制而制定的辅助教师以及学生沟通、发展的群体,其在竞选时由学校教师和班级同学投票选出,具有一定的领导权利[1]。
  然而,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班干部竞选的目的也不再单纯,其管理方式也逐渐偏离科学化。由于小学生不具备完全正确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班干部的领导权利不断扩大。班干部竞选的目也不再单纯是辅助班主任、服务学生,更多的班干部开始享受权利带来的利益。并且在班干部竞选中也出现了教师直接任命、任人唯亲等不良方式。虽然近年来的小学班干部竞选以及班级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但是仍旧不能全面解决班干部的权利异化问题。
  二、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问题的分析
  针对小学生班干部权利异化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一些班干部个人的问题,更多的是受到一些外部性因素的推动,例如社会制度的因素、环境影响等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的影响。
  班干部是班级授课制下的组织群体,是这一制度下的班级身份象征,班干部的权利是受到班级或者教师制定的制度认可并给予的,具有管理班级其他成员的权利,并且班干部利用班主任给予的制度上的认可,维持自己的权力地位[2]。这一点就在制度上将班干部与班级其他成员进行了等级区分。近年来,随着学校、社会、学生家庭给予的班主任任务的增多,班主任不得不给予班干部更大的权利。因此,班干部向同学行使的权利就越大,并且逐渐使得班干部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优越感。这一部分优越感体现于班级中,就呈现了班级的“等级化”。
  2.班级学生的服从意识。
  出现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班级同学的服从。没有反抗意识是班级同学对班干部权力异化的纵容。然而,这些小学生缺乏服从意识也是受到相关因素影响的。首先,小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被灌输了遵纪守法的思想,其实遵纪守法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面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不正确方法也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无疑成为了“纪律”和“法”的代言人,小学生的遵纪守法就成为了对班干部的顺从。例如,安徽某小学的副班长利用职责之便,向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索取钱财,这些小学生顺从地交出自己的钱财,纵使心有不满,也不会采取其他措施。实际上,这些被勒索的学生顺从的并不是班干部本身,而是班干部手中的“权利”和“法”。传统的教育方式成为了学生的桎梏。而且班级同学对班干部的顺从也是由于其价值观不健全。小学生在判断是非面前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当班级制度给予班干部一定权利时,学生就会意识到班干部的所言所行都是正确的。纵使班干部出现了不正确的言行,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中,也可能是正确的。因此,小学生对班干部的顺从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
  3.班主任的纵容。
  班主任的纵容是导致班干部权力异化的主要原因,班干部的权利是班主任给予的。随着班主任事务的繁忙,赋予班干部的管理职能就越大。当班干部在管理中出现了权利利用不当现象,班主任更多的是纵容和包庇。尤其是对班干部的不作为后保持沉默,则意味着班主任对班干部行为的默许。于是班干部在获得教师的认可后,变本加厉地扩大自己的职权,做更多的不良事件。例如,东莞某小学由于两名同学在课间活动时交头接耳而被班干部惩罚抱头做蹲起100个,导致放学后两名学生走路极为不便。在学生告知班主任时,班主任却没有对班干部进行教育,从而反映了班主任对班干部惩罚权利的默许。
  面对班主任对班干部权力异化现象的默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班主任需要班干部帮助其进行管理班级事务,从而实现高效管理班级的目的,班干部就成为了教师管理学生的工具[3]。但是对于小学班干部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班干部,他们自己本身还是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学生,他们是否真的可以管教别人,或者他们是否有惩罚别人的权利,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实际上,教师并不能赋予班干部任何惩罚他人的权利,班干部具有的职能只能是服务和沟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却不能有惩罚的职能。班干部本身和其他同学是平等的,当教师赋予班干部惩罚的职能,就变相赋予了班干部更高的等级,这明显是与教育制度不相符的。当班干部对学生进行惩罚,然而教师又默许后,给学生群体带来了更多的失望,这也是他们不敢反抗的原因。由此可见,班主任的给予班干部更多的权利以及对他们随意行使权利的纵容,对其他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不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干部权力异化现象已经成为不少小学的常态,近年来班干部利用权力不作为事件频繁发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探究班干部权力异化背后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净化小学班级环境,为小学生营造利于健康成长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雅慧,刘迎晓.对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问题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5(10):168-169.
  [2]朱小闯.班干部制度:批判与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2(03):56-57.
  [3]唐晋容.浅析存在于小学班干部中的问题及改善方法[J].电脑迷,2018(07):134.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要自始至终的体现在全民终身教育中,要将学生学习主体性充分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做人及怎样发展。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听、说、读及写等多个方面能力上,尤其是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方面的提高上,此外,还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道德情操,让其能够对英语的语言美进行鉴赏,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
目前,“以服务市场为宗旨,以实现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下面围绕这一办学指导思想,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论述,指出以就业为导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区域化的发展和演变,城乡的教育水平也明显有失衡的状态,农村的教学水平与质量显然比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更落后。而我国近几年也在大力推进和实施新农村的建设,推行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达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国家对农村教育也引起了格外的重视,分别从硬件以及内设等方面着手,逐步改善学生的教学环境。而在农村教学的改革中,也陷入了瓶颈期。文章通过对农村的教学制度以及学校文化等方面着手,对其
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网球1
【摘 要】文化育人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德育教育只是表现在形式上,没有将其落到实处。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强德育思想的渗透能够让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于后期发展也非常有利。本文分析了当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育人背景;小学德育;现状;对策  【中图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德育教育的更多的元素渗透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工作中,本文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
一印度是中国友好邻邦、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与中国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对于这个与我们只有一山之隔的近邻,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里却是一些模糊、奇妙、神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