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视角下广东省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研究

来源 :规划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babaj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解决广东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文章从人地协调的视角出发,基于“七普”数据,采用不一致指数分析、重心分析、耦合性分析等方法,剖析2010~2020年广东省人口、经济、用地的空间演变历程,发现广东省区域发展不平衡,出现区域空间极化、用地供给均质、福利资源紧缺、产业用地供给失衡等新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的新态势,结合对广东省人口、经济发展的趋势预判,从人地协调、增存挂钩、产业支撑、补齐短板、分类管控等方面提出未来广东省优化建设用地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广东省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及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发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门诊部收治的920例门诊发热患者,将其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ES-R)进行心理应激状态的评估,统计明显心理应激率。比较轻微心理应激和明显心理应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居住形式、情绪状态、收入情况、职业状态、合并其他疾病、妊娠哺乳情况及医学
旨在进一步探究鸡毒支原体(MG)感染SPF雏鸡后气管基因组转录水平的变化,筛选出MG感染后参与气管黏膜炎性损伤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调控通路。使用MG-HY株菌液按0.2mL·羽-1经点眼滴鼻感染SPF雏鸡,感染后收集气管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测序分析。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在MG感染期间RNA-seq共筛选出3 112个显著(P<0.01)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 646个上调基因,1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是所有电力企业在建设供电系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10 kV配网电力工程负荷了很大一部分的居民用电,所以电力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的问题。对于电网工程建设而言,电力企业的施工技术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10 kV配网电力工程来说更是如此,有先进技术的应用才能做到进一步提升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在全国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智能开采对采煤工作面供液系统的供液能力、供液效率、供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阐述我国煤矿采煤工作面在传统分散式供液方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地面集中配液及采区远距离供液系统,在兖州煤业鲍店煤矿实施应用,有效保障采煤工作面高压用液需求,同时为智能开采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在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新型产业用地政策逐渐成为各城市鼓励产业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创新性制度设计。然而,各地的实践仍存在政策创新重点失焦、规划响应路径滞后、精细治理延伸不足的共性问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文章以西安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在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供需错配、规划引导缺位、协同治理缺失的问题,提出高新区新型产业用地政策的响应路径:突出城市特征
在四川省全面打响“制造强省”升位战、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背景下,为切实解决四川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园区“散弱荒”现象,从根本上扭转工业用地粗放利用状况,释放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压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四川将农业领域“亩产”概念引入工业领域,立足四川实际,探索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评价工作,以建立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切实提高园区及工业企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优化资源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