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256例经石蜡包埋的肺腺癌标本的ALK基因表达情况,分析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性。结果:ALK基因表达率在≤60岁组患者中表达率较>60岁组高(χ2=6.117,P<0.05);在不吸烟组患者中表达率较吸烟组患者高(χ2=12.124,P<0.05);而与性别无相关性(χ2=2.950,P>0.05),与TNM分期无相关性(χ2=3.563,P>0.05),与淋巴结转移亦无相关性(χ2=0.737,P>0.05)。ALK基因阳性组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43.5%VS 71.6%,χ2=7.552,P<0.05)。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LK基因阳性组患者总生存期(OS)低于阴性组。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同样低于阴性组(33.5个月VS 49.1个月,P<0.05)。结论:ALK基因在年轻、无吸烟史的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率较高;ALK基因阳性可能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