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山县地热资源特征及可行性分析

来源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合理利用广东省阳山县地热资源,通过综合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综合手段,初步查明阳山县地热资源赋存条件、质量、化学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地热资源特征,并进行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热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及旅游业发展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使灌溉技术从原始的满足灌溉要求发展到要满足经济性、节水性、生态友好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喀什地区伽师县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3种排灌模式的平面布置等特点,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明渠+明沟”排灌模式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范围,对河道及生态渠道的水资源均可以有效利用,同时满足干旱季节与洪涝季节排水的需求,实现多余灌溉用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管道+明沟”排灌模式在前述模式功能作用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土地的利用率及水资源的蒸发损失,管道中的低压输水可以有效提高水流速率;“管道
目的了解2017—2018年西安市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情况以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A71)VP1的基因特征。方法采集2017—2018年西安市手足口病哨点医院HFMD患者肛拭子标本1 73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16,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分离培养部分EV-A71毒株,采用一步法逆转录-
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虽可带来经济、社会效益,但此类项目的实施会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在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面,为更好的发挥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分析建设项目特点、水土流失特点和水保治理措施;严格按照主体设计和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同时,提出提高防治效果的对策.
以羊易电站二期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的资源条件,通过不同发电方案和光热配置方案之间的比选,对地热/光热联合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索.最终推荐羊易电站二期工程采用装机规模26 MW,且不设储热系统的ORC地热/光热联合发电方案.
针对莒州市城区部分区域、路段容易积水,甚至出现内涝问题,经现场调研分析、现状排水能力评估,梳理出该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从提高雨水管渠的排涝标准、全面贯通瓶颈管网、水渠及改扩建水系等方面入手,同时结合城市建设理念、信息化建设和应急管理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排涝规划方案;在规划方案指导下采用了先进的工程措施,包括河道采用了阶梯式生态框挡墙,属于半柔性挡墙,绿化率高、生态效果好,同时结构稳定可靠;采用了新式预制装配式桥涵,环境友好、质量可控,施工周期与常规方式相比缩短至1
通过对堆石料填筑碾压试验研究,堆石料采用进占法铺筑厚度100 cm,推土机整平,自重25T振动平碾进退错距法碾压8遍后的孔隙率可满足设计要求.加水后碾压孔隙率有变小趋势,对改善提高填料压实质量有一定效果.压实质量检测采用了灌水法和质量附加法进行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相对误差较小,可在后续大坝施工填筑中继续进一步研究并进行应用.
降雨易引起滑坡等地质灾害,因而降雨条件下,对土体气象水文和滑坡响应进行研究对于避免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至关重要.以泉州市某区域的气象水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降雨条件下,周围环境湿度整体上与降雨量呈正比例关系,与温度呈反比例的关系;对于表层土,天然状态下为非饱和状态,由于降雨作用变为饱和状态,对于深层土,天然状态下和降雨条件下均为饱和状态;对于坡顶区域,较深层土比表层土的水文响应快、含水率变化幅度大,对于坡脚区域,表层土比较深层土的水文响应快、含水率变化幅度大;该降雨强度下
渠道是农田水利最主要的设施之一,其好坏程度关乎到农田灌溉和灌溉水利用率.以辽宁北票万松山村小型农田为例,实施灌溉渠道改造,针对项目区实际情况对渠道灌溉流量、渠道参数进行计算设计,选取断面形式,又针对渠道受冻胀破坏影响采用\"置换法处理地基.同时对改造后效益进行分析,预计每年节水量约7600m3,年增产效益3.4416万元.
傍河地下水源地主要是通过激发临河侧补给地下水的开采资源量,达到稳定地下水持续开采量的目的.通过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多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室内试验等手段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含水岩组的空间分布特征、含水层水力联系、水文地质参数等.在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后,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水质情况,为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确定经济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某实验站为大型深埋地下洞室,自开挖至花岗岩段涌水量不断增大,给工程施工及运行带来极大隐患,为此需查明地下洞室的涌水来源.通过选取典型水样进行水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发现深层花岗岩水和大气降水及浅层第四系水的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主要涌水水源深层花岗岩水,不是直接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和浅层第四系水的就近入渗补给,而是大气降水通过区域径流间接补给深层花岗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