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对支付结算体系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an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区块链技术,指的是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数据存储的一系列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区块链也属于一种虚拟的数字货币概念。而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支付系统,存在着无中介的特点,因此改变了目前支付结算体系以集中清算为主的现状。笔者分析了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对支付结算体系的影响,具体如下。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支付结算体系;分析
  区块链数字货币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其属于传统货币的一次巨大变革和颠覆。同时,区块链数字货币也对金融机构结算体系、货币政策、反洗钱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未来,数字货币将会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中央银行需要在政策合理、技术完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推广和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对支付结算体系的影响
  (一)支付结算的原理产生变化
  过去的支付结算模式非常复杂,而且容易受到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但区块链技术则不同,其能提高结算的方便程度,同时也摒弃了清算和对账的流程。所有区块链中的支付,都能在短时间完成,效率非常高。如果是跨国支付,则摒弃了层层代理开户的各种流程,使得资金更加安全。不仅如此,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支付体系,也能实现每一笔的整额交易,而且运转的速度非常快。
  (二)提高了支付环境的开放性
  在过去的银行支付系统里,不同的金融支付体系在各自的系统中独立运行,而且不会和其他的支付体系产生关联。如果是不同银行之间的交易,则需要通过中央银行所构建的平台来完成。但区块链技术缺完全不同,其提高支付环境的开放性,仅仅需要通过一体化的网络基础协议,便能促使所有的支付系统得到连接和沟通,减少了系统延伸的成本,而且提高了支付的总体覆盖范围。
  (三)提高了安全性
  过去的支付体系需要将央行当做是支付信息交换平台,促使不同金融机构的交易行为都被记录在其中。在近几年,网络支付的技术开始得到使用,但其中存在支付方面的风险。然而区块链技术却存在无法更改、可追溯的特点,促使风险的追逐和控制有了更多的参考依据。通过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使用,所有的交易都能进行追溯。如果发现了其中的异常,那么还能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二、数字货币对支付结算体系的影响
  (一)对传统金融业务产生影响
  数字货币摒弃了中介化的特点,所以也意味着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职能越来越弱,所吸纳的存款更是越来越少,最终使得信贷能力降低。而且过去的现金业务也逐渐被取缔,一些建立在网点的业务慢慢被代替。与此同时,网络业务、移动端业务也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
  (二)提高監管的力度
  数字货币因为具有支付可追溯、无法篡改等特点,所以也使得各种支付和交易更加安全可靠。不仅如此,其也降低了反洗钱的成本,因为资金来源、资金交易过程都非常清晰、明确。所以,数字货币也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以及金融交易效率。
  (三)对账户体系产生影响
  数字货币从央行发行至商业银行,能对账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今的社会经济行为需要建立在银行的账户体系中,而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服务系统等,扩展数字货币的推广范围,减少银行使用数字货币的各种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仍然要完成对用户身份的核定,从而防止产生洗钱行为。用户先开设传统的银行账号,再在银行内建立数字货币的账号,促使自身的存款与数字钱包里的资金能进行转换。
  三、银行的具体对策
  (一)了解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应用区域
  如今,全球诸多国家都在开展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的研究,并深入了解这两者在金融领域、社会领域的具体应用。对于银行来说,也必须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的开发,而且和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中心进行交流。在平时,银行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开发、业务规划等一系列的工作,从而促使自身在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中的应用得到拓展和延伸,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区块链的研究开发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企业、科技企业的参与非常重要。为此,银行可借助融资合作的模式来建立与区块链技术开发企业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但能获取需要的技术资源,同时也能帮助银行培育新的效益增长业务。不仅如此,也要在区块链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范围内和相关机构共同协作,构建业界组织联盟,促使区块链业务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和支付结算制度
  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的过程中,关于数字货币的调控和存取,必须由商业银行进行记录。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实物来进行管理,而且针对数字货币在存取、调整方面的核算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展现出当前数字货币的业务情况。
  此外,也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支付结算监督制度。因为数字货币促使传统货币被替代,而且在存储和流通方面也产生了变化。国家和政府需要对法律制度、监管制度进行重新制定,尤其是在反洗钱方面更是要加强监管。最后,银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业务管理对策、操作程序等,促使数字货币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四、总结与体会
  如今,随着货币形式的不断变化,区块链技术也由此而产生,其具有交易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但在对其进行应用的时候,要严格对风险进行监管,推进技术发展与风险管控同步进行,促使人民币朝着数字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唐任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的区块链金融模式综述与合规创新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9(07):21-31.
  [2]郭建新.浅析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创新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12):114-115.
  [3]黄星月.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创新中的应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3):54-59.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内面板行业迅速崛起,由于面板制造具有原材料多,工艺复杂等特点,必须加强企业售后管理,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强化成本管理,促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上游产业链薄弱,上游主导是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行业存在上下游企业润优于面板制造企业的现象,提高售后管理水平,是拓展面板企业毛利润空间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液晶面板企业;售后管理;成本管理  液晶电视呈现了绚丽多彩的丰富世界,其背后的激烈的市
摘 要:本文针对电网施工企业现金流入预测工作中偏差率考核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存现行预测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比如人为调高或调低现金流入预测值、实际值,以应对计划外收款等情况。本文提出引入“偏差率调整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预测考核方案,并对其作出评价。  关键词:电网施工;现金流入;预测;偏差率;调整系数  对于电网施工企业,做好现金流入预测能在闲置资金利用、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反映等方面发挥重要
摘 要: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新型市场环境之中,以增大业务规模、增加体量为目标的并购方向以及难以在市场立足;企业需要调整视角,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并购交易方向,打造反应迅捷、适应能力更强的全新价值创造并购模式。  关键词:生态链并购体系构建;资源整合;创新并购  在传统的市场并购实践中,企业一直都以增大业务规模、增加体量为目标,继而寻求业绩增长,扩大市场份额。尽管此类并购交易策略依然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管理已经成为提升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为研究背景,将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及培训现状作为研究切入点,从推陈出新、扩充师资、加强重视、健全制度等模块对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做详细阐释。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企业管理  现如今工商管理是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如何提升工商管理能力是现阶段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
摘 要: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盐城要在大力发展创新产业上积聚发展动能,在合力推动全民创业上提供活力源泉,积极构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城市,使自主创新、艰苦创业成为盐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关键词:创新 创业 城市发展  “创新创业”是落实盐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的根本要求,是落实盐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
摘 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企业运营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及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就全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运用  由于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
摘 要: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当地政府将紧紧依托六盘水市丰富的煤层气资源,以及国有某省属企业”低浓度瓦斯提纯利用先进经验,打造煤层气“开采—提纯—输送—加工利用”产业链,扶持煤层气加工利用产业发展。同时,六盘水位于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云贵基地),煤种以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为主,煤种较为齐全。全市煤炭保有储量55
摘 要:随着我国近些年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项目管理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其规模也比多年前扩大了许多,所以社会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社会中的项目管理其工程量巨大,建设时间比较长,这也就使得对项目管理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本文将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做出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项目管理;作用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项目管理  (一)对于组织机构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