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10-01
妊娠高血压患者一般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较满意者,在妊娠满37—38周时可行引产,引产成功者可经引道自然分娩,在此过程中,由于病人受到宫缩阵痛和分娩劳累等刺激,易发生异常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引产助产方式和加强产时监测,对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引产方式
由于催产素可引起全身大动脉痉挛,导致血压骤升,易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临床上我们常首选米索前列醇25mg(根据病人敏感性进行调整剂量)放入阴道后穹隆处,1次/3小时,由于该药物直接作用于宫颈,有利于促进宫颈成熟,因此对预防宫颈裂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 监测内容及处理
2.1 血压:进入产程后,患者受到宫缩的刺激,血压极易升高,因此初产妇在产程进展到活跃期时,可适当使用镇痛剂杜冷丁75mg肌注,该药物不但可解痉镇痛,而且还有轻微的降压作用,并且该药物还不影响子宫收缩。当血压达到160/110mmhg时,除应用硫酸镁静滴或肌注外,还可舌下含化心痛定10mg,并严密观察用药后效果,以防止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
2.2 心率:由于妊高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水肿,全身小动脉痉挛,左心室负荷加重,可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当病人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心率>110C次/分时,应立即吸氧,严格控制液体的滴速和入量,并积极根据病情应用血管扩张药物,镇静及强心等措施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妊高症患者,为了减轻心脏负担,在分娩时均可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不但可以降低膈肌,减轻心脏受压情况,还可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负荷。
2.3 神经系统:由于妊高症患者的脑组织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在分娩过程中,极易诱发子痫的发生。因此当病人分娩时出现剧烈强直性头痛,眼花,恶心,胃脘部疼痛,并呕吐等抽搐的前驱症状时,应立即肌注或静滴冬眠1号半量,给氧,25%硫酸镁20ml肌注或加入50%葡萄糖50ml静脉缓注(5-10分钟注完),加速加压静注甘露醇或山梨醇以缓解脑水肿,并根据病人产程进展情况尽快助产结束分娩。
2.4 胎盘早剥:正常宫缩腹痛一般有间隔,但如果病人出现持续性宫缩腹痛,且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时,应考虑有胎盘早剥的发生,此时,胎心率因胎儿缺氧可出现增快或减慢,严重缺氧可致胎儿死亡时则胎心消失。发生此类情况时,在胎儿娩出之前,很难控制胎盘不继续剥离和出血,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并发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一旦确诊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应尽快行剖宫产术。
2.5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妊高症患者本身伴有严重的血管痉挛和固有的胎盘病变,极易导致各部位的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而晚期妊娠时血液又处于高凝状态,因此易激发血管内凝血,继而发生全身出血倾向,所以,当病人出现多发性失血倾向以及不容易以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与休克症状时,应尽早尽快进行检查以确诊,并积极进行抗凝抗休克等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2.6 产后血循环衰竭:由于胎儿娩出后,胎盘循环中断,子宫收缩时大量血液进入血液循环,使心脏负荷剧增,另一方面因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淤积于内脏,使回心血量骤减,这两种情况变化,前者使心功能不全者发生心衰,后者可使原来心肌收缩力,血容量不足者发生循环衰竭,病人可在产后24小时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神志淡漠,嗜睡等休克症状,此时应立即给氧,补充有效血容量,一般选用平衡液,同时评估失血情况,视情况给予输血等补液补血措施,快速滴入进行抗休克治疗。
2.7 产后子痫:由于产后妊高症患者受到分娩的疲劳和会阴缝合手术的刺激以及精神的高度紧张,即便有时血压不高,也容易发生抽搐,特别是在搬动过程中,因此,对于产后妊高症患者,除了常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病人神志和情绪的变化,同时应尽量少搬动病人,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并且,在搬动病人前先给病人补充一定的能力,如口服红糖水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因为低血糖也易诱发子痫的发生。
2.8 产后出血:由于妊高症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产后极易发生隐性大出血,临床上以阴道壁血肿为多见,因此,对于产后病人除了常规做好阴道及会阴部的缝合和检查外,对于已回病房的病人,除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还应加强血压的监测及会阴部的变化,尤其是病主诉总有便意而不能缓解时,应警惕阴道壁深部出血的可能。
对于妊高症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并发症的前驱症状,如能及时监测和治疗,那么都能有效的防止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母婴存活率。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10-01
妊娠高血压患者一般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效果较满意者,在妊娠满37—38周时可行引产,引产成功者可经引道自然分娩,在此过程中,由于病人受到宫缩阵痛和分娩劳累等刺激,易发生异常情况,因此,选择合适的引产助产方式和加强产时监测,对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引产方式
由于催产素可引起全身大动脉痉挛,导致血压骤升,易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临床上我们常首选米索前列醇25mg(根据病人敏感性进行调整剂量)放入阴道后穹隆处,1次/3小时,由于该药物直接作用于宫颈,有利于促进宫颈成熟,因此对预防宫颈裂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 监测内容及处理
2.1 血压:进入产程后,患者受到宫缩的刺激,血压极易升高,因此初产妇在产程进展到活跃期时,可适当使用镇痛剂杜冷丁75mg肌注,该药物不但可解痉镇痛,而且还有轻微的降压作用,并且该药物还不影响子宫收缩。当血压达到160/110mmhg时,除应用硫酸镁静滴或肌注外,还可舌下含化心痛定10mg,并严密观察用药后效果,以防止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
2.2 心率:由于妊高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水肿,全身小动脉痉挛,左心室负荷加重,可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当病人出现胸闷,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心率>110C次/分时,应立即吸氧,严格控制液体的滴速和入量,并积极根据病情应用血管扩张药物,镇静及强心等措施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妊高症患者,为了减轻心脏负担,在分娩时均可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不但可以降低膈肌,减轻心脏受压情况,还可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心脏负荷。
2.3 神经系统:由于妊高症患者的脑组织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在分娩过程中,极易诱发子痫的发生。因此当病人分娩时出现剧烈强直性头痛,眼花,恶心,胃脘部疼痛,并呕吐等抽搐的前驱症状时,应立即肌注或静滴冬眠1号半量,给氧,25%硫酸镁20ml肌注或加入50%葡萄糖50ml静脉缓注(5-10分钟注完),加速加压静注甘露醇或山梨醇以缓解脑水肿,并根据病人产程进展情况尽快助产结束分娩。
2.4 胎盘早剥:正常宫缩腹痛一般有间隔,但如果病人出现持续性宫缩腹痛,且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时,应考虑有胎盘早剥的发生,此时,胎心率因胎儿缺氧可出现增快或减慢,严重缺氧可致胎儿死亡时则胎心消失。发生此类情况时,在胎儿娩出之前,很难控制胎盘不继续剥离和出血,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并发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一旦确诊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应尽快行剖宫产术。
2.5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由于妊高症患者本身伴有严重的血管痉挛和固有的胎盘病变,极易导致各部位的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而晚期妊娠时血液又处于高凝状态,因此易激发血管内凝血,继而发生全身出血倾向,所以,当病人出现多发性失血倾向以及不容易以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与休克症状时,应尽早尽快进行检查以确诊,并积极进行抗凝抗休克等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2.6 产后血循环衰竭:由于胎儿娩出后,胎盘循环中断,子宫收缩时大量血液进入血液循环,使心脏负荷剧增,另一方面因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淤积于内脏,使回心血量骤减,这两种情况变化,前者使心功能不全者发生心衰,后者可使原来心肌收缩力,血容量不足者发生循环衰竭,病人可在产后24小时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压缩小,神志淡漠,嗜睡等休克症状,此时应立即给氧,补充有效血容量,一般选用平衡液,同时评估失血情况,视情况给予输血等补液补血措施,快速滴入进行抗休克治疗。
2.7 产后子痫:由于产后妊高症患者受到分娩的疲劳和会阴缝合手术的刺激以及精神的高度紧张,即便有时血压不高,也容易发生抽搐,特别是在搬动过程中,因此,对于产后妊高症患者,除了常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病人神志和情绪的变化,同时应尽量少搬动病人,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并且,在搬动病人前先给病人补充一定的能力,如口服红糖水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因为低血糖也易诱发子痫的发生。
2.8 产后出血:由于妊高症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产后极易发生隐性大出血,临床上以阴道壁血肿为多见,因此,对于产后病人除了常规做好阴道及会阴部的缝合和检查外,对于已回病房的病人,除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还应加强血压的监测及会阴部的变化,尤其是病主诉总有便意而不能缓解时,应警惕阴道壁深部出血的可能。
对于妊高症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并发症的前驱症状,如能及时监测和治疗,那么都能有效的防止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母婴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