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鼓室粘膜上皮扫描电镜观察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2周至足月胎龄的胎儿鼓室粘膜上皮的发育。结果显示,12周胎儿鼓室已出现纤毛上皮,此后的各周胎儿可见纤毛细胞在鼓膜内面前下方边缘呈新月状分布。鼓室内壁纤毛细胞主要分布于近咽鼓管口部位,鼓岬之上、下方和下鼓室。纤毛细胞密度和纤毛长度随胎龄增加,26周可见纤毛细胞在上述部位分布密集,纤毛长度接近出生后。杯状细胞于26周开始出现,34周观察到杯状细胞分泌现象。上述结果表明,鼓室粘膜的粘液纤毛运输系统在胚胎后期已基本形成。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29例Ménière病患者血清学检测,发现其循环免疫复合物及抗V型胶原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其中的22例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发现IgG和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gA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用V型胶原蛋白免疫豚鼠,9只豚鼠中死亡3只,存活的6只中有2只出现了自发性眼震。提示V型胶原蛋白可能参与Ménière病的免疫损伤过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应用扫描电镜对三例新生儿6侧中耳粘膜作全方位观察。新生儿中耳粘膜上皮表面有四种细胞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和扁平细胞。纤毛细胞分布密度及规律与成人相似,但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数远较成人少,且尚无分泌活动。表明人中耳粘膜纤毛系统在胚胎期基本形成,但粘液分泌细胞则未发育完善。中耳粘膜粘液分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不足可能是新生儿、幼小婴儿中耳纤毛粘液毯功能低下和生物学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