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课堂在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信息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改革和创新,走上与网络教学相融合的发展道路。因此,本文基于双课堂在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阐述了双课堂的理念和功能,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应用路径。以期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理论参考。
  【关键词】双课堂;高中语文;专题教学
  引言
  在线学习成为当前较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双课堂则是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一、双课堂的理念以及功能
  1.双课堂的基本理念
  通过对双课堂的字面意思理解便可知道,即分为两个课堂,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的线上课堂,以及在教室中教学的实体课堂。两个课堂均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并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价值,通过线上线下的协同合作,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两种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改革创新,在线上网络课堂中,学生有更多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将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学习状态。网络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教师必须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网络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能够在网络中进行实时交流互动,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体课堂教学目标。
  2.双课堂下的实体课堂
  运用双课堂开展教学过程中,看似仅是增添了网络课堂,而实体课堂并不改变,但事实上,传统的实体课堂,与双课堂下的实体教学课堂有着诸多差异性。传统实体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按照课本知识制定教案,并按照整体的教学思路开展。然而双课堂下的实体课堂,是基于网络课堂学习之后,对学生整体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中灵活的讲解和转化,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善知识结构,进而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双课堂在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课前材料准备
  在进行课前材料准备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现阶段高中生在写作中的明显问题则是语言问题,即语言的文学意味极淡,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口语化现象。因此,本次的课前材料选取史铁生的散文作品,作为专题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阅读素材,主要氛围三种阅读材料。第一种,是史铁生的基础散文,作为基础阅读素材,即十篇具有较强文学意味,且能够反映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类散文。第二种,是为学生提供的助读素材,即能够帮助学生对史铁生作品深入理解的书信、散文等。第三种,研究类素材,这类阅读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进而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应将准备好的材料,上传于网络平台中,使学生能够在网络课堂中开展学习,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并学会利用,为后续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网络课堂学习
  在进行史铁生的散文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材料上传于网络课堂后,让学生就材料内容在网络平台中展开探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教师进行学生的意见汇总。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直面教师,大部分时间均是教师在讲解,师生之间的互动极少,而网络课堂为师生之间交流和情感交互提供了良好平台,课堂互动情况也逐渐活跃。网络课堂中的发言者不再仅仅是教师一人,而是教师带领學生们,围绕专题话题展开共同探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例如,一名学生在阅读《我与地坛》后发言:“在史铁生讲述与母亲的会议后,史铁生面对自己的母亲,表达出了愧疚,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并未感受到心灵上的冲击,这是什么原因?”一名学生回答:“地坛被史铁生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包括史铁生对母亲的爱、感激、依赖,但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年轻气盛,与母亲赌气的懊恼、后悔之情”。网络课堂的功能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网络与实体课堂的深度融合,能够真正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实体课堂巩固
  在教学史铁生散文专题过程中,实体课堂的主要功能,则是针对学生在网络课堂中探讨的问题,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同时给予学生时间对网络课堂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感受、经验进行分享。教师开展课堂可通过幻灯片的方式为学生呈现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阅读、分析问题,这种直接的问题提出,没有铺垫和导入,学生直面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则是进行节奏的把控,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提出,进而在实体课堂中进行解决,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发现网络课堂学习中不够完善之处,进而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完善,使学生能够在双课堂中深入学习知识,突破学习障碍,促进学生整体水平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双课堂仍处于尝试阶段,仍需要跟随学科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双课堂,能够为教学注入新的理念和生命力。双课堂主要分为课前准备材料、网络课堂学习和实体课堂巩固三阶段,能够切实提高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王屏萍,张婷.“互联网 ”背景下“双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03-108.
  [2]李玉顺,林群,王屏萍,等.面向能力发展的语文双课堂专题教学研究[J].中国教师,2017(14):25-28.
  [3]李玉顺,邹佳君,王屏萍.教师支持对在线学习者交互程度影响的研究——以高中语文学科“双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9(5):114-119.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课堂要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就必须具有课堂张力。历史课堂教学有张力必须要尊重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充满张力的历史课堂必须有好的教学立意,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具有历史的细节。最后历史课堂张力还依赖教师设问的技巧,构建具体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历史课堂 张力 教学立意 历史情境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大师的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强化整个舞台的气氛节奏,
【内容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从高中教育阶段来看,不仅需要做好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还有必要加强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与懂得做人。因此,本文以德育功能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德育功能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希望以此全面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 高中 有效
【内容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课堂教育的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学校和教师自身也在探求用高效的方法培养人才的途径,因此在内外因素共同的作用下,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就成为当下英语教学必须去探究的问题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时不同的,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内容摘要】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成他们的全面发展;要让地理成为他们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让地理学科素养来促进他们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学生对区域认知的能力、他们的综合思维发展状况、在学科中渐渐形成的人地观念以及在教师带领下逐步养成的地理实践力。现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地理灾害教育为例,在分析灾害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的同时,尝试将其与地理学科素养
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地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  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责备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形吗?  当我对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标课程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强调动态化的课堂模式,不仅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合理预设,学生也需要在课上积极互动,如此才能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互动基础上的课堂预设与生成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课上反应,并快速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而如何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合理的课堂预设并进行有效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也是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将学科知识讲授给学生们的同时,也应当做好思维本质的培养工作。本文结合教学实际,简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师做好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加强数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旨在培养出数学思维素质水平更高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审题能力 变式教学 初中生 教学策略  一、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在我国中小学主要学科的教学领域做了大量尝试。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知识灌输法,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于形式,使得学生有一种学习乏味之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认真思索一番。基于本篇文章,笔者探讨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以及对这种模式的反思。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渗透,高中教育和以往相比除了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且更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心理和思想道德观念。因而在高中化学实施德育教育能较好地增强学生化学素养,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  【关键词】高中化学 德育教育 实施途径  高中生处于道德素质发展的黄金期,除了要接受知识和技能传授,还要养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品质。德育教育并非班主任和政教处工作任务,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
【内容摘要】教育最开始是在家庭,家庭的教育通常对个体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农村地区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且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无法确保家庭教育的有效落实,并影响到学生的良好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其对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都造成了相应的改变。基于此,家庭教育中需注重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开展,促使教学资源的深入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 高中生 家庭教育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