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探析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321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药理学》课程作为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融入思政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既定目标,也是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要.本文对《药理学》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探析了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难点,以期为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引入思政内容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二氧化硅的含量高低对银精矿的冶炼工艺有重要影响,其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样品熔样方式、试验过程、共存元素的干扰等因素对二氧化硅检测的影响.选取最优条件,最终建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银精矿中二氧化硅的方法,填补银精矿中二氧化硅检测方法的空白.利用此方法测银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6.4%~105.6%,且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99%~4.46%之间.该方法回收率好、重现性好,能够对银精矿中二氧化硅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氟苯胺中的苯胺、2-氟苯胺、3-氟苯胺、3,4-二氟苯胺、对氟硝基苯、对氯苯胺、2,4-二氟苯胺.方法: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为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28 nm;进样体积为20μL.本方法各组分分离度均大于1.5,检测限为0.02μg/mL,检验精密度良好.本方法操作简
采用三重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MS)对广州市境内珠江河段的地表水中8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采用1 mL浓硝酸对地表水样进行酸化,经0.45μm的水系滤膜过滤后采用ICP-MS/MS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氧气/氦气反应碰撞模式可有效消除多原子干扰,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125~0.428μg/L之间,采用标准物质对本方法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相对误差在6.0%以内,相对标准偏差在4%以内,采用本方法测定的实际地表水样品中8种待测重金属均满足I类水质要求.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是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OBE理念为引导,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团队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开展问题引导、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现场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模式混合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实践内容、团队建设、教材建设、资源建设、教学评价等,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并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环境问题能力及创新精神,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与效果.
开设环境土壤学综合性实验是提高《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为例,将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结合设置全程综合性设计实验.通过环境土壤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及教学,结果表明: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创新、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后期从事材料类工作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课程不仅存在知识点繁多和内容复杂,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应用特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考核方式改良和师资队伍完善四个方面出发,对该课程进行优化与改革,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需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现代新兴农业的特色型、创新型和复合型农业人才.为契合这一培养目标,针对《资源环境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冗余、分析方法陈旧、缺少合适教材等问题,开展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精简重构课程内容,整合为土壤肥力调研、植物矿质养分与品质分析、肥料检测和环境污染物监测等项目;重视思政教育,采用活页式教案;经典方法与前沿技术相结合并融合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在建设混合式“金课”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借助云教材、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建立了基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经过三年论证,教学效果明显,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培养出一大批深受医药企业喜爱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太阳能电池技术的革新和应用.本文针对“双碳”背景下《太阳能电池材料及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课程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几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举措,从而改善课程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授课质量,以满足培养碳中和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
医用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本文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医学专业医用化学教学中,从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出发,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列举了医用化学课程思政的部分具体案例,归纳出医用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新时代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医用化学课程思政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