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生活之水,润语文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ujia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课堂中,教师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课文与生活的接触点,用开放的视角,把触角伸向主体和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与升华。
  一、咀嚼语言文字,赏析人间美景,书写家乡
  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文章,是描绘祖国各地名胜古迹与神州大地自然风光的,如《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烟台的海》《秦兵马俑》等。反复咀嚼着、品味着这些优美的文字,学生们的心田被人类文化的神韵滋润着,他们登堂入室,领略着大自然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在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下面是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中的一段师生对话:
  师:我们的祖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山河壮丽,除了诗中提到的几处名胜,你还到过或者听说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生:我从网上了解到我们祖国不仅有文中提到的自然风光,还有台湾的阿里山也很美,日出、樱花、森林,是那里的三大奇观。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我爱台湾,我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你真会学习,能主动从网上查找资料来增长知识。
  生:老师,暑假我和家人去了云南,那里的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实在是太美了,而且那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呢!
  师:嗯,因此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被称为春城呢!
  生:我的故乡宜兴也很美,素有“陶的故都、洞的天地、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
  师:是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名胜古迹又何止文中提到的几处呢?既然提到故乡,大家来说说我们的家乡陶都宜兴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致。
  生:有一碧千里的竹海。
  生:有风景如画的宜园和龙背山森林公园。
  生:有郁郁苍苍的龙池山。
  生:有神奇的善卷洞、张公洞……
  师:是呀,家乡的景点还真是数不胜数。那远方的客人来了,我们家乡人都用哪些特产来招待客人呢?
  生:有鲜嫩可口的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那可是我们这里的名菜。
  生:炒一锅香酥可口的阳泉板栗。
  生:泡上一壶清香爽口的阳羡茶。
  生:泡阳羡茶要用我们丁山最出名的紫砂壶,透气性好,茶水隔夜还不馊。
  ……
  师:你们对家乡特产了解得还真不少呢!我们不妨模仿课文中的诗的形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写一首诗,赞一赞我们美丽的家乡。
  于是,学生们写了《故乡的竹海》《陶都宜兴》《故乡的洞天》等一首首赞美故乡美景的小诗。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爱你啊,宜兴!阳羡茶的清香怡人,紫砂壶的古朴高雅,灵谷洞的清奇俊秀,竹海的茫茫碧波……”学生们用自己的笔去书写对故乡、对祖国的爱。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抒发一腔热情,语文与生活走到了一起,一行行鲜活的文字成了充满活力与智慧的音符,奏出一曲曲家乡的赞歌。
  二、拓展生活空间,感受人间真情,关爱家人
  在课本中,不乏《爱之链》《爱如茉莉》《她是我的朋友》《印度洋上生死夜》《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之类文章,这些文章中有的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有的表现了至仁至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有的则体现了生死关头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怀。孩子们读着这些文字,感受着亲情的珍贵、友情的美好,体会到人性的光辉、正义的伟大。孩子们学习着语文,生命在成长的同时,心灵也在成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尽显无遗。记得一次在对孩子们进行教材中的习作辅导时,出现了以下一幕。
  那次的习作要求是感受爸爸妈妈的爱,并向爸爸妈妈表达出来,将这个过程写下来。于是,我在班里组织了一项调查:
  师: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
  生:知道。
  师:他们怎么给你过生日的?
  生:摆酒席,请客,送礼物……
  师: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生:……
  师:你怎么给父母过生日的?
  生:……
  前两个问题的答案百分之百肯定,而后两个问题令一些同学陷入了沉思,只有8%的同学知道父母的生日,而主动给父母庆祝生日的同学一个都没有。范萧婷同学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她沉思了半晌后,站起来说:“老师,我们以前都只知道爸爸妈妈爱我们,为我们庆祝生日是理所当然的。但作为子女,我们却不懂得去关爱父母。今天的学习使我知道,今后,我不仅要能感受爱,还要向爸爸妈妈说出我们的爱,更要付出我们的爱。”她的发言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是啊,完成习作是教学中一方面的要求,通过习作明白一点什么,懂得一点什么,这是语文教学中蕴含的另一方面的任务与要求。我们做到了,是语文特有的魅力让孩子讲出这么深情、这么深刻的话。此时的孩子一定是最幸福的,不是吗?付出爱比感受爱更让人幸福。
  三、联系生活实际,考察周边环境,珍爱家园
  学习了《云雀的心愿》,孩子们懂得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读完《沙漠中的绿洲——迪拜》一文,孩子们又对那里如花园般的生态城市向往不已。此时,不妨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组成调查小分队,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调查记录,进行对策商议,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记得那次环境调查报告之后,我在班里组织了汇报交流活动。孩子们的发言相当热烈,他们有思想,有观点,有理由,更有一颗热爱家乡的心。以下是一些孩子的发言记录。
  生:蠡苑小区有居民喜欢在林阴道上遛狗,而小狗喜欢随地大小便,这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卫生。
  生:对,我们建议社区负责人将养宠物的居民召集起来开会,要求他们在遛狗时自带卫生纸,随时将狗便处理好,扔进垃圾箱。
  生:我们家住东方家园的几位同学则发现了有居民将整包的生活垃圾扔进小区后面的河道里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决定利用双休日到小区进行游行,喊出“保护河道,不乱扔垃圾”的口号,以此教育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居民。
  生:我们小组对学校附近停车场的卫生状况感到担忧,我们想向负责清洁停车场的工人阿姨提议:抓到随地扔垃圾的人和随地吐痰的人要对其罚款,以示警戒……
  这次结合生活实际的语文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尽管有些发现并不意外,很多建议也显稚气,但是这样紧密联系生活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在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更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对社会生活、对学校、对家园的热爱。
  语文教学的触角真的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让“生活”这个不可抗拒的磁场深深吸引学生,从而寓教于“生活”、启智于“生活”,语文教学的天空一定会更灿烂、更美丽!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紫砂文化”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之子课题《紫砂文化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有效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的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练习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把数学学习看作整体“1”,那么练习无可非议应占其中的50%以上。练习可以达到消化、巩固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和发展数学思维的作用,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  【关键词】思维 练习 举一反三  仔细审视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仅有及时巩固新知,帮助内化的部分,适时地还穿插了一部分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练习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而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不仅
打赢“蓝天保卫战”已成为牵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攻坚战之一。  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未来,机动车排放污染的控制与分析将是中国环境控制的重点研究领域。  每一微克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一次环保政策和标准制定变更的背后,都是一支支环保科研团队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坚。在过去20多年里,清华大
【摘要】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事关学生的自主发展,乃至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的主干问题。为此,为了有效地开展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实践研究,就必须理清“小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根本原因”、明晰“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本质内涵”、找到“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突破口”及构建有利于“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小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  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广大学
[内容摘要]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学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黑板板书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课堂教学中板书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思考,结合PEP教材内容,分别从单词教学课、对话教学课、阅读教学课进行板书设计例析。  [关键词] 板书设计 情境 目标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能展示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四基”之一,是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基本经验的获得依赖于多种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践、猜想、建模、论证、应用等方式,“动”出操作经验,“悟”出思维经验,“寻”出探究经验,“用”出综合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 积累 基本经验  三、“寻”出探究经验  在执教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摇滚乐激情澎湃,爵士乐风情万种,华尔兹圆舞曲则舒缓流淌,和声丰富,步步趋高,令人沉醉。而薛法根正是一个演绎华尔兹的乐手。  最近,笔者有幸在溧阳市文化小学聆听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爷爷的芦笛》一文,叹服于他优美的身姿与绝伦的舞步。    一、一分为三,“圆舞曲”的结构    《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文章,文字优美,充满想象,又深含着做人和生活的哲理。学生由于知识、生活经验、感悟能力等方
【摘要】复习,是对一个学期学习的总结和回顾,也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障。那么,怎样的复习课才是扎实高效的,才是受学生欢迎的呢?笔者认为,唯有把握好学情,合理制订复习计划,巧妙开发多种课型,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架构清晰的知识网络,精心设计复习试题,创新课堂结构,才能让学生真正主动地进行复习,从而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复习 策略 命题  在经历了一学期的学习之后,教材已经全部教完,但在学生的脑海
周卫东 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小教系、晓庄学院客座指导教师,国培班卓越团队指导教师,江苏省教育厅推介的苏派名师代表之一。  参与十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的研究。在全国各省市执教观摩课、作专题讲座300余场,努力追求和探寻数学的本质,形成“对话生成、清新自然、灵动深邃”的课堂教学风格,在全国赢得广大同行的青睐。在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类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应答与建构》。  
【摘要】“图形与几何”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两个重要方面,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操作、计算、变换、简单推理等多种手段认识图形,使学生理解、掌握好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使平行四边形这一新的知识点,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图形与图形的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关键词】多元学习手段 启迪思维 探索 图
全景式数学教育倡导:始终关注并充分发掘每一项数学内容、每一次数学教学活动在培养数学思考方面的重要价值,让学生用数学学会思考,更多地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更多地为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教,更大程度上把“数学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数学智慧的教育”。  下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例,说明全景式数学教育,如何用一节看似简单、貌似没有多大思维含量的课,来发展孩子数学思维、培养孩子数学智慧。  一、一样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