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传播甲型肝炎的病原学证据——核酸分子杂交、免疫电镜及细胞培养分离

来源 :上海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1988年初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甲型肝炎(下称甲肝)流行。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生食毛蚶为最危险因素。文献报道因生食贝类引起甲肝暴发已有多起,但迄今未见有贝类传播甲肝的病原 In early 1988, a massive Hepatitis A (Hepatitis A) epidemic took place in Shanghai. According to epidemiological survey data analysis, raw food is the most risk factor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due to raw shellfish caused by hepatitis A outbreak has been more, but so far no shellfish transmitted hepatitis A pathogen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进,高中教育研究者对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以及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问题异常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思维导图和学生认知结构的概念,从课堂
于麻醉或清醒、麻痹大鼠腰膨大处观察了在记录电极局部脊髓背表面施加和向脊髓背角微电泳去甲肾上腺素NE)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和L-谷氨酸(L-Glu)时节段性脊髓场电
恒河猴骨髓穿刺常选用的部位有两处,一是髂前上棘;二是胸骨。由于胸骨穿刺危险性较大,故常采用髂骨穿刺法。髂骨穿刺一般选用髂前上棘处刺入或髂前上棘后2~3厘米处为穿刺点。
心智哲学中的还原的物理主义认为,心智实体和属性都原则上可还原为物理、化学或生物一生理实体及属性,尤其是人脑神经元网络的活动及状态。还原包括本体论还原与认识论还原,而且有必要特别强调原则上可还原与实际上可还原之间的区别。支持还原的物理主义的理由包括正反两方面:正面理由是认知科学的正面进展;反面理由则在于,认知科学的进展中迄今还未发现任何原则上不可还原的东西,而一些哲学家所提出的还原的障碍,经仔细分析可以确认,都不是原则性的障碍。综合这些理由,还原的物理主义是比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相对更可信的观点。
寄生虫免疫学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寄生虫抗原的复杂性。它给实验研究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影响对保护性免疫机制的了解,而且在免疫诊断领域,也因没有限定抗原而不断遭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标本在麻疹病例早期诊断和疫情控制中的优劣,探讨采集急性期疑似病例的病原学标本(咽拭子或尿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在麻疹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
1病历摘要患儿男,9岁。主因“发现面部浮肿2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3 d”于2011-05-08收入院。患儿2周前发现面部浮肿,广安门中医院诊断“肾炎”收住院,住院期间查HBs A
本文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细胞化学方法,对8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进行了观察,见到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为74.1±7.3%,其
<正>球是一个特殊的几何体,常与其他几何体构成组合体,即切、接问题。球及其截面圆性质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的题型,考试往往与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及其他多面体的知识相
为了提高合成HBsAg多肽的免疫力,许多实验室采用了钥孔(虫戚)血蓝蛋白(KLH)、红细胞、卵白蛋白和脂质体等载体,但是这些载体不但不能显著提高多肽的免疫原性,而且可招致对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