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短路成因探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的目的就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就叫做阅读短路。要分析短路的原因就需要了解阅读过程的实质。
  图示理论认为最有效的阅读过程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方面互相作用的过。所谓自上而下就是以先前的经验或背景知识为基础获得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利用已知信息对文章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实证或否定。所谓自下而上指的是以词语为先导的求意过程,即采取由小到大逐步扩展的方式对语言文字进行解码,建立意义的过程。
  根据图示理论, 要进行有效的阅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个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 也就是说,读者既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也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二缺一或在阅读中不能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都会导致阅读短路。本文结合图示理论分别从词汇 、句法 、语篇和背景知识四个方面来分析阅读短路的成因。
  一 、词汇
  词汇是导致阅读短路的最直接的原因。首先,生词会形成最大障碍,即使读者具备丰富的其它方面的知识,读者很难实现对文字正确的解码过程。其次是多义词,由于一词多义, 学生会因弄不清一些词在具体上下文中的含义而短路。例如,在阅读中有些学生会在任何下都把“since”当做时间副词理解而不知道它还可以做连词表原因。有的学生只知道“live”做形容词时表示 “有生命的”,“活的”而弄不清它在 “Thanks to the space research, we can now see television pictures transmitted live half-way across the globe.”这个句子中表示“实况”的意思。另外,短语和惯用语也是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一大障碍。英语是一个高度惯用语化的语言,有数千个有两词或三词组合成成千上万个短语和惯用语。简单熟悉的单词组合在短语中有形成了新的含义。这对学生阅读理解对形成很大的挑战。
  二、 句法
  句法是导致阅读短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长句子。由于句子长,从句较多,学生难以判定句子成分,形成阅读短路。例如:“some scientists speculate the reduction in mental function often attributed to getting old may really be a penalty of neglecting to stay physically active. ”这句话中动词出现了六个, 如果单靠找谓语动词来理解句子意思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学生需要通过句法知识来分析句子的结构,去掉从句,去掉后置定语,抓住句子的主干“some scientists speculate the reduction in mental function may really be a penalty .”
  其次是倒装和省略句。与长句一样,倒装句和省略句可能使学生无法确定句子的意思而导致阅读短路。例如:“So widespread had the habit of reading the Bible in English become that official steps were taken to combat it.” 由于该句前半部分倒装, 许多学生看到该句后不知所云, 但一旦这句按照以下顺序排列,学生就不觉得难理解了:“The habit of reading the Bible in English had become so widespread that official steps were taken to combat it.”
  此外,插入语和同位语也会造成学生的阅读短路。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理解它们在句中的作用导致的。 例如在“The first and most common is having low iron reserves, a condition that typically has no symptoms. ”这个句子中“a condition that typically has no symptoms”是充当的前面部分的同位语。如果学生无法辨别就很难理解准确理解句意了。
  三、 语篇
  语篇这里指句子内部结构以外的文章组织。语篇引起阅读短路首先表现为读者对一些联系上下文的粘着(markers of cohesion ) 缺乏了解。例如,对表示转折的标志,学生对“but” 和“however”较熟悉,而对“though”,“while”,“whereas”,“nevertheless”等则很陌生。在表因果关系的上下文理, 学生对 “owing to”,“thanks to”,“thereafter”,“thus”,“hence” 这些表粘着标记也不清楚。不懂得联系上下文的粘着标志,就难以理解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因而阅读短路无法避免。
  其次,有些句子和段落之间没有粘着标志,但意思仍然是连贯的,读者却不能把握这种连贯性而出现理解困难。例如:“He looked down over the way he had come. The path was setting, and although the way ahead was flat, to continue over the moor at night would be dangerous.”这几个句子间没有粘着词,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却因为不理解它们间的连贯性而出现短路。他们不知道The path指的就是前面一句中的the way he had come,Matthew decided to go back”的原因是“to continue over the moor at night would be dangerous”。
  四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导致短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缺乏背景知识。前面讲过,最有效的阅读是过程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方面的结合。如果缺少背景知识,读者不得不完全依赖文本从下而上的获取信息。而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也不可能把自己要表达的全部思想体现于书面文字上,有些内容不得不靠读者已有知识加以补充。如果读者缺乏这些信息就必然会导致短路。
  其次 文化差异也是导致阅读短路的主要原因之一。各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有些差异较大,如果非本族语的读者总是带着自己民族文化去阅读理解本族语作者的文章,就很可能对原文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短路。因此,阅读教学中也要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结束语
  通过对阅读短路成因的分析, 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阅读是读者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共同作用于文字材料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词汇和句法意义上的教学,同时还要重视语篇意义上的教学,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化背景知识,要有意识地把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纳入阅读教学的范畴。其次,阅读短路是阅读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起短路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细致地了解造成学生阅读短路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生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本文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发自主学习的思维潜能,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方面对培养自主学习
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被跟踪监控,那么他一定会感到很不舒服。然而,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科学家不得不对一些动物进行终生监控。在瑞士,一只名为“马克斯”的白鹳就是这样一只
摘要:本文对宜春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和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艺术专业;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又立体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日益完善,不少学者对我国大学英语现状作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在这些调查研究中,对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差、底子薄,由于词汇量及基本语法的限制,以及阅读技巧与方法的缺乏,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课提不起兴趣。而且由于受到词汇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很难在规定时间内读懂课文,甚至常常有学生读不完课文,因此就更谈不上准确地解决书后习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总是习惯于讲解阅读材料中遇到的生词、词组甚至个别的语法项目,企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英语阅读课作为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
摘要:本文介绍了即时性听力口语测试评价,形成性听力口语测试评价和终结性听力口语测试评价的形式与方法,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当前初中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听力口语测试评价 即时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一、初中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实施的背景  自2000年起,江苏省初中开始实行初中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和听力测试,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
生长素类物质在木本植物生根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杨树生根与生长素的关系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已有大量报道,而生根过程中生长素的组织定位分析则尚未见报道。该文应
A narrow leaf mutant was isolated from transgenic rice(Oryza sativa L.)lines carrying a T-DNA insertion.The mutant is characterized by narrow leaves during its
期刊
《英浯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1]课程标准把激发兴趣,培养积极态度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列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充分考虑到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就语言学习而言,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因此,使小学英语课堂充满乐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学习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教师若能把呆板的语言同生动的情境结合起来,产生动感和美感,无疑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重视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
美国人总是有末日情结,但同时又总是喜欢把末日写的那么秩序井然。有些人照常工作,有些人照常聚会,而有些人照常为感情纠葛争吵不休。初看起来,让人觉得这部影片简直不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