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少年节约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来源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治家、兴国的根本.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节约意识,事关青少年的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既是节约家庭资源、培育良好家风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树立节约风尚的需要.新时代青少年缺乏节约意识,主要表现为青少年节约观念偏颇、节约情感淡薄和节约习惯匮乏.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节约意识,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强化厉行节约的制度约束,引导青少年主动加强自我教育.
其他文献
构建并维持一个竞争性公共服务市场是政府购买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既有研究对竞争内涵的界定模糊且碎片化,主要聚焦现状描述和归因,未能有效回答竞争的效应究竟如何.本研究将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作为理解竞争效应的“小切口”,探讨政府购买服务中不同竞争维度及其对社会组织专业化水平的影响.基于全国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第一,竞争性制度能够显著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第二,同一市场内同类竞争组织数量并非多多益善,中等组织规模的市场更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发展;第三,同一市场内人力和资金资源的可获得性越差,社
理想信念是“00后”大学生“精神之钙”,它关系到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培养,而当前“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做好“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寻找出路.从高校思想政治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朋辈榜样、网络媒体、大学生主体6个方面探索加强“0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路径,能够坚定“0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崇高信念.
英雄情怀具有丰富的核心内涵,彰显着深厚的时代意蕴.青年是祖国发展的生力军,将英雄情怀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能引领青年拥护党的领导,涵育青年厚植家国情怀,凝聚青年强大青春力量.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增强军事化拓展训练和夯实纪念日教育制度,是将英雄情怀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实践路径.
家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最小的单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后一公里”.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打好其家庭德育基石,需要重视家庭情感温度教育、强化家庭思想高度教育、拓宽家庭视野广度教育、厚植家庭价值深度教育、增强家庭实践密度教育,培养青少年做温暖、思辨、睿智、忠诚、担当的人.
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爨文丛刻》是第一部系统编纂和翻译彝文古籍的丛书,是首部公开对外出版的彝文古籍汇编,共编入11种古籍,其中明代摩崖1种历史典籍2种,经籍8种,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典籍.其创造的“四行对译法”分科学,值得认真研究,加以总结.这种方法加上注释以后,成为通行至今的彝文古籍译成汉文的主流方法“四行加注法”.这部丛书在民国时期即影响很大,它的编译成为汉文化合作交流的典范,今后仍然会产生十分深的影响.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解决我国城镇住房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房地产管理长效机制.然而,目前构建房地产管理长效机制面临诸多困难,包括法律制度缺失、中央与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目标不一致、经济发展新动能不足、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与现代财税体系不完善.新时代构建房地产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关于住房问题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构建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相匹配的现代财税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重点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等方面推动落实.
青少年健康教育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面对青少年健康教育教学体系亟待完善、师资建设相对滞后和校园环境尚需优化的现实困境,学校需要构建完善的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打造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校园环境,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高校理论型社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和实践对策,是对党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有益探索.高校理论型社团重在遵循理论深化、政治引领、情感升华、实践转化的接替性过程,在实践中探寻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通点、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利益结合点,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互联网和移动传播的发展使流量时代的到来成为必然,数据由此成为流量时代衡量媒体影响力的绝对标准,但是流量决定一切却产生了自媒体造假的乱象,并在网络空间内传递诸多不良信息,这对于流量时代主要参加者的大学生群体造成众多不良影响.流量时代“饭圈文化”盛行、“标题党”贩卖负能量、网红和“锦鲤”现象并行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加强流量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大学生成为推动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制“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侵蚀,把握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针对民族地方特色文化的关注和仪式感不够、优秀民族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践行度不高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系统的认知等现实困境,从地域和历史因素、文化认知、学校教育引导等方面分析其原因,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得出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应路径.